美国不敢在亚洲与中国开战,但是日本绝对有胆子和决心,这与日本实力大小无关,与中国实力大小无关。在这种形势下,长期研究三农问题的温铁军教授,在公开分享里说的话就很有道理,他不赞成一股脑推进城镇化,更反对逼着农民都往城里挤。 2025年10月,高市早苗刚上任日本首相那阵,岛内媒体一片惊呼,说她是“女版安倍”。 可她上台第一件事,就不是搞经济,而是对着中国放狠话,三个“不要”,不主动亲近、不掩饰戒心、不搞对话,一句话,摆明了要对着干。 这事儿其实早就有苗头。你要真去翻日本那份新版《防卫白皮书》,上面写得清清楚楚:中国是“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 这话摆在桌面上说,就不是玩虚的。8.7万亿日元防卫预算,专门拿出快3000亿去搞高超音速导弹,那意思也明摆着:准备真刀真枪的冲突。 可问题来了,日本为啥这么有胆? 说到底,不是因为它比中国强,而是觉得中国有短板,真要掐起来,说不定能捅到中国的“后腰眼”。 你别以为这是杞人忧天。中国这几年城镇化一阵猛推,表面上看挺热闹,高楼大厦拔地起,可城市越大,问题也越多。 温铁军教授早就提醒过了,城市看着光鲜,其实全靠外部供血。一旦打仗,粮食、能源全断,超级大城市几天之内就能陷入瘫痪。 这不是危言耸听。你想啊,城市自己不产粮,不产油,什么都靠外头送。真有一天海上被封锁,靠什么活? 到时候不是缺手机,是缺饭吃。温教授说得明白:“城市是消耗体,农村才是稳定器。” 可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地方一股脑儿搞城镇化,老人小孩都往城里赶,农村空了,地撂了,青壮年也不愿回去了。 再这么搞下去,出了事,连个回旋余地都没有。 说到底,日本那边敢蹦跶,是看准了中国内部这个“后院不稳”。它打的算盘不是正面硬刚,而是赌中国打仗打不起长期战,更扛不住持久战。 所以你看,它现在到处挑事,说什么“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还真不只是嘴上说说。 你真要是动手解决台湾问题,日本第一个跳出来。不是因为它多讲义气,而是它认定台湾是自己海上生命线,丢了台湾,就像卡住了它的脖子。 而且别忘了,日本曾在台湾殖民50年,骨子里那点“旧梦”还没醒。这种历史情结,加上对中国崛起的焦虑,它才会一边狂加军费,一边在政治上越走越极端。 说到这你可能以为,这跟农村有啥关系?其实全有关。 温铁军教授说得没错,这种时候,最该干的不是修高楼,而是把农村“修”回来。 不是回到过去的落后,而是打造一种新的农村模式,人能留下,地能种上,产业能养活人,孩子能上学、老人能看病。 简单说,农村自己能转,能造血,能活下去。这才是抗风险最硬的底子。真要打仗,哪怕城市乱了,只要农村稳着,国家根就不会断。 你要是懂点历史,肯定记得“农村包围城市”那一套。当年就是靠着这片广袤的土地,靠着亿万农民,国家才能熬过最难的日子。 今天的农村,不再是当年的农村,但它的战略意义,一点没变。 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地方搞城镇化,搞成了“伪城镇化”,农村掏空了,城市又撑不起。两头都不着,出了事,连个缓冲带都没有。 温教授说,这种模式最大的风险,就是把“战略纵深”全给丢了。 你要真想稳住局面,不是逼着人进城,而是得让人愿意留在农村。 怎么留?靠产业,靠服务,靠政策支持,一个都不能少。让农村有未来,农民才不会跑。 稳住农村,中国就多一层保护;掏空农村,就等于自己拆后墙。 日本就是看准了这点,才敢在台海问题上越走越远。它赌中国打不起消耗战,也赌中国内部能自己乱起来。这才是真正的危险。 但要破这个局,也不难。不是靠喊口号,也不是靠高楼林立,而是靠一块块能种粮的地,一个个能扎根的人。 这才是中国真正的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