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国骗了?中国这两年造完航母发现不对味了,明明自己的无人机、空间武器、超高音速

菲菲的信笺 2025-11-04 16:09:27

被美国骗了?中国这两年造完航母发现不对味了,明明自己的无人机、空间武器、超高音速导弹,基本上都能打航母,那还要航母做什么?   事实上,中国航母发展短短十多年,我们从“航母荒”走到“三航母时代”,每一步都有明确的现实考量,也从实践中证明了航母的作用为什么是不可替代的。   自2012年辽宁舰入列后,多次完成远海训练任务,2023年更是与山东舰首次开展双航母同框演练,验证了多航母协同作战的能力,这是单一反舰武器无法实现的体系化作战支撑。也正是因为从实际上见识到了航母的厉害之处,我们才更加坚定了研发反舰武器的决心!   2015年抗战胜利日大阅兵上,东风-21D弹道导弹首次亮相,现场解说词明确指出它具备打击大洋上大型水面舰艇的能力,这是官方对其反舰功能的直接确认。这款被称为“航母杀手”的导弹,射程覆盖第一岛链,能对进入该区域的航母形成有效威慑。   后来东风-26的列装更进一层,其射程可达4000公里以上,覆盖第二岛链,且具备核常兼备能力,既能打击航母等大型舰艇,也能攻击地面目标。   再加上高超音速武器如东风-17的实战化部署,其独特的乘波体弹道让现有反导系统难以拦截,进一步强化了反航母手段。这些武器本质上是“攻”的利器,擅长“点穴式”打击航母,但却无法像航母那样实现“面”上的控制与存在。   实际上,航母的价值从来不是和反舰武器对立的,《中国国防白皮书》反复强调,中国海岸线漫长、管辖海域广阔,需要能保卫海上安全和海洋权益的力量,而航母作为“海上移动机场”,正是远洋行动中不可或缺的支撑。   以亚丁湾护航为例,自2008年以来中国海军持续派出护航编队,但早期编队缺乏固定翼舰载机掩护,空中警戒和快速反应能力受限。   直到辽宁舰具备远洋部署能力后,其搭载的歼-15舰载机可实现对护航区域的空中巡逻,大幅提升了编队应对空中威胁和快速处置突发情况的能力。   2015年也门撤侨行动中,虽然当时中国航母尚未参与,但从后续分析来看,若有航母提供空中保障,撤侨船队的安全范围和行动效率还能进一步提升。   这些实例都说明,反舰导弹、无人机即便再强,也只能完成“打击”任务,却无法像航母那样提供持续的空中掩护、实现远海巡逻警戒,更没法支撑起远洋救援、国际护航等多样化任务。   没有航母,远海行动就像少了“空中保护伞”,防御线只能局限在近海,这和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需求显然不匹配。至于觉得航母“没用”的论调,很大程度上是被美国航母的窘境带偏了。   近年美军“尼米兹”号航母在南海接连发生舰载机坠海事故,2022年短短半小时内两架飞机失事,调查指向装备老化、维护不足和人员训练欠佳等问题。   更典型的是“福特”号航母,其电磁弹射系统多次出现故障,2023年测试中甚至出现连续10次弹射失败的情况,导致其部署计划一再推迟。   这种因自身战备不足、技术整合问题导致的出糗,让航母的“威慑力”打了折扣,但这是美国的管理和装备发展问题,不是航母本身的问题。不能因为别人用不好,就否定这种武器的核心价值。   在没有能完全替代航母职能的武器出现前,它依旧是现代海军最顶尖的装备之一,这也是我们坚持发展航母的根本原因!

0 阅读:0
菲菲的信笺

菲菲的信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