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张荣恭突然宣布了。 在接受谢寒冰专访时,他把话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1-04 16:35:07

快讯!快讯!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张荣恭突然宣布了。 在接受谢寒冰专访时,他把话说得很直:“‘中国人’的概念就是民族认同”,“‘中国人’的表述就是炎黄子孙”。 张荣恭这话其实是把窗户纸捅破了,绕开那些弯弯绕绕的政治说辞,直接往根上扎 —— 所谓 “中国人” 压根不是纠结哪张证件上的字,而是刻在骨子里的民族印记,说白了就是认不认老祖宗、认不认同一份文化家底。 他提 “炎黄子孙” 更是找对了钥匙,这四个字可不是随便喊的口号,是两岸哪怕隔了海峡也拆不散的文化脐带,毕竟老祖宗就摆在那儿,总不能凭着几句政治话术就改了家谱。 先说说 “炎黄子孙” 这说法有多实在,不是空泛的抒情。2023 年清明节,马英九带着台湾学生去陕西黄帝陵祭拜,在桥山亲手种树,这可不是作秀,往前数,2024 年的公祭大典上,50 多位台湾各界代表组团参加,连新党前主席郁慕明都来了。 2025 年更热闹,台湾南投、新北的中小学生特意画了百余幅作品寄到大陆,和大陆孩子一起拼出《龙的传人》百米画卷,连祭祀礼生都是两岸大学生一起当的。 更有意思的是,史料里还藏着 1946 年台湾同胞遥祭黄帝陵的文献,抗战胜利刚回归那会儿,台胞就忙着跟祖国认亲,这传承可不是谁能凭空捏造的。 再看 “民族认同”,这东西藏在老百姓的日子里,骗不了人。就说妈祖信仰吧,台湾 3600 多万人里,信妈祖的就有 1600 多万,快占了一半还多,全岛大大小小的妈祖庙比便利店还密集。 2024 年莆田的恳亲活动里,台胞捧着供品排着队祭拜文峰天后宫,那仪式跟大陆这边一模一样,甚至两尊妈祖神像还 “实名” 买机票往返两岸,这哪是信仰差异,分明是一家人的规矩。 还有 2019 年海峡论坛,民进党当局拦着不让去,照样有上万台湾民众报名,第一次来的就占了四成,民间用脚投票的认同,比任何政治表态都管用。 考古学家更早就把家底扒明白了,所谓 “台湾跟大陆没关系” 的说法纯属睁眼说瞎话。福建平潭的壳丘头遗址出土的陶器纹饰、磨制石锛,跟台湾大坌坑文化的文物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距今 6500 年的人骨 DNA 分析显示,母系遗传跟台湾少数民族高度重合,连 “拔除中切牙” 的成人礼习俗都一样。 张光直这些老学者早说了,南岛语族的老家就在大陆东南沿海,那些想把台湾说成 “文化孤岛” 的人,怕是没见过这些埋在地下的铁证,毕竟 6000 年前先民就能驾着小船跨海峡,现在谁想把这根线剪断,未免太不自量力。 历史上的印记就更清晰了。1895 年《马关条约》割台后,台湾民众拿着土枪土炮反抗,喊的是 “众志成城,有死无二”。 抗战时期,李友邦组建的台湾义勇队 381 名队员转战浙闽,建医院救军民,办《台湾先锋》喊 “保卫祖国,收复台湾”,1945 年光复时,他们第一时间在台北升起中国国旗。 就连李登辉 1996 年就职演说都提了 12 次 “中国人”,陈水扁刚上台也说过两次,后来被政治操弄成禁忌,反倒显得心虚。 2019 年台湾电影《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在大陆卖了 9.54 亿票房,台湾演员能参评金鸡奖,这些文化共鸣可不是靠政策强推的,是民族认同在起作用。 张荣恭这么说,其实也是戳破了国民党内部的那点小尴尬,之前总在 “统独” 之间含糊其辞,这下直接用 “民族认同” 定调,等于说不管政治上怎么谈,老祖宗留下的根不能丢。 看看数据就知道这不是虚话,2019 年闽台贸易就有 748 亿,来福建创业的台青累计 3.6 万人,75 家创业基地里藏着两千多家台企,这些人用生意和生活投票,早就认了这份同源的底气。 那些想搞 “去中国化” 的势力,改得了教材里的字,改不了台湾人拜妈祖、祭黄帝的习俗,更改不了 6000 年跨海峡的文化基因,毕竟 “炎黄子孙” 这四个字,早刻在两岸人的血脉里了。

0 阅读:0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