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芯片界的老炮儿,张汝京绝对是个狠角色。这位77岁的老爷子,愣是把半导体这

国哥自媒体 2025-11-04 22:13:50

说起中国芯片界的老炮儿,张汝京绝对是个狠角色。这位77岁的老爷子,愣是把半导体这门"烧钱又烧脑"的硬核技术,玩成了接地气的"中国式逆袭"。2009年冬天,他在美国法庭上抹眼泪的模样,让无数人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芯片战争里,没有硝烟的战场同样刀光剑影。 要说这老头的创业史,简直就是一部"中国芯"的奋斗史。2000年他带着300多技术骨干从台湾杀到上海,当时大陆造芯片就像用算盘算量子力学,他愣是带着团队啃了三年冷馒头,硬是把0.18微米工艺塞进了国际赛道。那时候的浦东张江还遍地是农田,他带着工人住铁皮屋、啃盒饭,愣是把美国禁售的设备"蚂蚁搬家"式搞到手,硬生生在荒地上盖起了中国第一条8英寸芯片生产线。 专利战打得那叫一个惊心动魄。台积电两次挥舞法律大棒,第一次索赔1.75亿美元,第二次直接把张汝京逼得交出10%股份。最狠的是连技术团队都被迫解散,中芯国际就像被抽了筋的猛虎,生生被拖慢了十年进度。可这老头不服输啊,离开后转头就去搞LED,美其名曰"曲线救国",硬是把芯片产业链的缺口补了三成。 要说最绝的,还得是这老头的韧性。70岁高龄创办芯恩半导体,愣是搞出中国首个CIDM模式,让设计公司、制造厂抱团取暖。青岛工厂投产那天,他摸着中国第一根12英寸硅棒说:"这玩意儿可比金疙瘩实在,能顶得上100台进口光刻机!"现在年轻人总爱说"内卷",但张汝京这辈子都在证明什么叫"逆卷"。当资本都在追风口时,他蹲在实验室调光刻机参数;当网红们晒豪车时,他穿着旧工装啃冷馒头。如今中国手机里每三颗芯片就有一颗沾着他的汗珠,新能源汽车的"中国芯"更是他晚年给产业留下的"定海神针"。 有人问老爷子成功的秘诀,他嘿嘿一笑:"哪有什么锦囊妙计,无非是别人吃肉我喝汤,别人睡觉我搬砖。"这话糙理不糙,看看他填过的那些"坑"——从材料到设备,从工艺到模式,专挑最硌牙的硬骨头下嘴。要我说,这老头就是中国芯片界的"愚公",一锄头一箩筐,硬生生在封锁墙上凿出了条生路。 (信息来源:央视财经、上海证券报、北京商报等央媒报道综合整理)美方限制芯片 芯片人

0 阅读:0
国哥自媒体

国哥自媒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