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朱枫的战友,名字叫姚明珠,1963年,英勇就义,因身份特殊,半个世纪后才被追

阿皮历史库 2025-11-05 10:33:04

她是朱枫的战友,名字叫姚明珠,1963年,英勇就义,因身份特殊,半个世纪后才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在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的花岗岩名录墙上,846个名字镌刻在风雨里,第47组第1位的“姚明珠”旁边,紧挨着丈夫薛介民的名字。     这对1963年在台北倒下的夫妻,一个穿白大褂行医,一个穿军装任职,看上去与普通公职人员别无二致。     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福建莆田出身的女医生,竟是朱枫的战友。     1938年,20岁的姚明珠还在福建医学专科学校的课堂上研读医术,看着山河破碎的家国,她瞒着寡母和弟妹,悄悄加入了党组织。     课堂外的崇安抗日游击根据地,成了她另一个战场。     白大褂是她的保护色,口袋里藏着的小纸条才是她真正的使命,救死扶伤的同时,她把一封封密信送到战友手中,脚步踏遍了根据地的山路。     在这里,她遇到了青梅竹马的薛介民。     那时的薛介民已是国民党空军的上尉飞行员,在抗日战场上曾独自击落4架日寇战机,还去过美国接受训练。     相同的家国情怀让两人走到一起,婚后一个在空军任职,一个在医院行医,成了隐蔽战线里最亲密的“夫妻搭档”。     1947年,薛介民的好友赵良璋因地下工作暴露,在南京雨花台就义,临刑前留下“精神永不灭亡”的绝笔。     这件事深深刺痛了夫妻俩,薛介民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两人的信念愈发坚定。     1948年底,国民党败退台湾前夕,夫妻俩接到了潜伏台湾的秘密任务。     此时他们的长子刚刚出生不久,可为了任务,他们把襁褓中的孩子托付给亲友,登上了赴台的船只。     在台湾,姚明珠知道战友朱枫也在这里执行任务,虽然没有直接联络,但同为隐蔽战线的战士,她们都清楚彼此肩上的重量,那是关乎祖国统一的重要情报,是无数战友的生命安危。     朱枫赴台前与她的短暂会面,眼里的坚定成了彼此心照不宣的力量,姚明珠在日记本里写下“前辈未竟的事,我们接着干”,把这句话当成了行动的信条。     她的医生身份为情报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去不同的地方出诊,就能顺理成章地交接情报,白大褂的口袋里永远装着写满密语的小纸条。     有一次,地下党联络员李梦遭遇暴露风险,姚明珠和薛介民第一时间通报消息,还摘下手上的金戒指给他当路费,用手势比划着告诉对方“我们是手指,你们是手腕,手腕不能出问题”,靠着这份机敏,李梦成功脱险。     1958年的一天,危险终究降临,两人的潜伏身份意外暴露,同时被捕入狱。     在狱中,敌人动用了各种酷刑,甚至从鼻孔里灌辣椒水,可姚明珠始终咬紧牙关,没连累任何一位同志。     审讯持续了五年,她和薛介民在狱中相互支撑,从未动摇过信仰。     1963年1月31日,46岁的姚明珠和47岁的薛介民倒在了台北的刑场上,留下三个未成年的孩子,最小的女儿才10岁。     薛介民在绝笔信里写下“木兰溪水长久在流,白鸽岭高壮地站立”,姚明珠则给家人留下“宁愿跟真理做个小鬼,不跟虚伪做安琪儿”的遗言,字里行间都是对故土和信仰的眷恋。     他们的三个孩子成了孤儿,被托孤给莆籍乡亲抚养,长大后辗转去了美国,却始终不知道父母牺牲的真相。     而姚明珠的烈士身份,也因种种原因被尘封。     她的档案大多加密,当年的接头人很多已牺牲,加上1950年朱枫牺牲后,她为执行新任务切断了与原有组织的联系,这些都成了身份核实的阻碍。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只是“牺牲在台湾的进步人士”,连亲人都不清楚她的真实身份。     直到2013年,国家启动革命烈士档案梳理工作,经过两年多的核查,民政部正式追认姚明珠为革命烈士,她的名字终于和朱枫一起,刻在了革命烈士纪念碑上。     2014年,她和薛介民的骨灰被迎进八宝山烈士陵园,漂泊半个世纪的英魂终于回家。

0 阅读:1

猜你喜欢

阿皮历史库

阿皮历史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