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贸易额下降近10%,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下降55%! 俄罗斯驻华大使伊戈尔

探修説 2025-11-05 17:43:17

俄中贸易额下降近10%,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下降55%! 俄罗斯驻华大使伊戈尔·莫尔古洛夫(Igor Morgulov)向俄罗斯商业新闻网(RBC)透露了,今年前9个月俄中贸易额达1636亿美元,比2024年同期减少9%。 而更扎心的是,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直接腰斩,暴跌55%。 要知道,前两年中国车在俄罗斯可是风生水起,满大街跑的都是哈弗、奇瑞、吉利,西方品牌一撤,中国车几乎接管了整个市场。可现在,这股热潮怎么就退得这么快? 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西方的制裁越来越狠。美国和欧盟早就把中俄贸易当眼中钉,尤其是能源和汽车这些敏感领域。 美国财政部动不动就发声明,说“谁帮俄罗斯,就制裁谁”,连带着把20多家中国企业也拉进了黑名单。这一下,中国企业就慌了。 谁愿意为了和俄罗斯做生意,把全球市场都丢了?尤其是那些大企业,宁可少赚点,也不敢冒这个险。再加上银行结算也受影响,很多中国银行怕被牵连,收紧了对俄业务,钱都过不去,生意还怎么做? 更狠的是,俄罗斯自己也在“添乱”。为了保护本土汽车产业,俄罗斯大幅提高进口汽车的报废税,一下子涨了70%-85%,而且还要年年涨。 这一下,中国车的成本就上去了,终端价格跟着涨,老百姓一看,这么贵,谁还买? 再加上俄罗斯通胀高企,物价飞涨,卢布贬值,老百姓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买车这种大件,只能先放一放。 俄罗斯央行为了抑制通胀,把基准利率都干到了21%,车贷利率更是高达30%,这谁受得了?买辆车,利息都快赶上本金了,普通人根本负担不起。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市场饱和。前两年,西方车企一撤,俄罗斯市场一下子空出来一大块,中国车蜂拥而入,几乎把空白都填满了。 该买车的,差不多都买了。现在市场进入平稳期,需求自然就下来了。 再加上俄罗斯人心里还惦记着西方品牌,听说特朗普要是上台,可能要停战,西方车企就会回来,不少人就开始持币观望,等着买“原装进口”的丰田、大众。这种心态,也让中国车的销量雪上加霜。 再往深了看,俄罗斯自身的经济结构也有大问题。打仗这两年,俄罗斯经济全靠军工和能源撑着,民用经济一塌糊涂。 老百姓的收入没涨,物价却在飞涨,购买力自然就下来了。 再加上俄罗斯的基础设施,尤其是远东地区,铁路、公路都跟不上,中俄贸易量一大,运力就吃紧,货物运不出去,生意自然就受影响。 当然,中国企业自己也在调整策略。 前两年看到俄罗斯市场有空子,大家都一窝蜂地冲进去,现在一看风险太大,就开始收缩战线,减少投资,降低库存,怕砸手里。这种谨慎,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做生意不是做慈善,安全第一。 所以您看,俄中贸易额下降,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内外夹击的结果。西方的制裁像一把刀,悬在头上; 俄罗斯的经济问题和政策变动,像一块石头,压在心上; 市场饱和和消费观望,像一阵冷风,吹得人心凉。 再加上中国企业自身的风险规避,这一系列因素叠加在一起,才有了今天这个局面。 不过话说回来,中俄贸易的韧性还是有的。 毕竟两国是邻居,资源互补,俄罗斯有能源,中国有工业品,这种互补性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变的。 而且,两国都在想办法绕开西方的制裁,比如用本币结算,搞新的支付系统。这些努力,虽然见效慢,但方向是对的。 未来,中俄贸易可能会经历一段调整期,增速放缓,甚至偶尔下降,这都是正常的。但只要两国保持战略定力,加强合作,总能找到出路。 毕竟,在这个动荡的世界里,中俄两国背靠背,总比单打独斗要强得多。 这份合作,不仅是为了生意,更是为了两国的安全和未来。 所以,别被一时的数据波动吓到,中俄贸易的大船,虽然遇到了风浪,但只要掌舵人稳得住,就一定能驶向更远的彼岸。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探修説

探修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