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放弃乌克兰了?上千美军大规模撤退,泽连斯基喊话美国:让中国出手助乌停战! 俄

时光浅吟离殇 2025-11-05 19:13:15

美国放弃乌克兰了?上千美军大规模撤退,泽连斯基喊话美国:让中国出手助乌停战! 俄乌冲突自2022年2月爆发以来,已持续三年有余,俄罗斯军队推进东部地区,乌克兰则依托西方援助顽强抵抗。起初,美国和欧洲迅速响应,提供数百亿美元的军事和经济支持,包括防空系统、坦克和情报共享。这些援助帮助乌克兰在哈尔科夫和赫尔松发起反攻,收复部分失地。但随着时间推移,战场消耗巨大,乌克兰人力物力双重吃紧,俄罗斯则通过调整战术和外部补给维持攻势。北约东翼国家如波兰和罗马尼亚,成为援助中转枢纽,美军驻扎那里不仅训练乌克兰士兵,还起到威慑作用。罗马尼亚空军基地一度驻扎近1700名美军,他们负责后勤协调和防御演习,确保补给线畅通无阻。这种部署让乌克兰感受到外部后盾的可靠,短期内稳住了战线,但也暴露了依赖性的风险,一旦援助波动,前线压力将急剧放大。 美国从罗马尼亚撤军的决定于2025年10月底敲定,涉及一个旅级部队,约1000至1700名士兵陆续返回本土或转往其他区域。罗马尼亚国防部在声明中强调,这属于美方整体战略调整,并非针对欧洲的全面退缩,而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五角大楼官员解释称,当前全球挑战增多,需要将兵力向印太方向倾斜,以应对更紧迫的威胁。共和党议员对此强烈反弹,认为撤军等于间接放松对俄罗斯的压力,尤其在普京军队正向顿巴斯推进之际。此举直接影响援助通道,罗马尼亚作为乌克兰邻国,其基地曾是美军训练乌克兰飞行员和维护装备的核心点。撤离后,留守人员仅剩约1000人,基地运转效率下降,欧洲东翼国家如波兰和波罗的海诸国开始紧急评估自家防御能力。智库报告指出,这种收缩可能导致北约信心动摇,俄罗斯或借机测试边界,整体上加剧了欧洲的安全不确定性。 泽连斯基面对撤军消息,选择直奔华盛顿寻求澄清。10月17日,他与特朗普在白宫会晤,两人围绕停火方案展开讨论。特朗普提出就地划界结束对抗的思路,强调乌克兰需面对现实,避免进一步消耗。泽连斯基则重申领土完整的底线,坚持俄罗斯必须完全撤军才能谈判。会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美国援助并非无限,欧洲应分担更多责任。这次会晤暴露了美乌分歧,美方倾向快速脱钩,而乌克兰担心援助锐减将导致前线崩溃。撤军行动进一步放大这种担忧,罗马尼亚通道的弱化意味着弹药和燃料运送延误,乌克兰军队在冬季能源短缺中更显被动。泽连斯基返回基辅后,立即调整策略,转向多边求援,这反映出其外交手法的灵活性,但也凸显了单一依赖的局限。 在撤军风波中,泽连斯基公开呼吁中国介入调解,10月28日他表示,北京对莫斯科有独特影响力,应推动俄罗斯坐上谈判桌。同时,他敦促美国效仿过去对印度的施压模式,限制中国对俄经济和技术支持。泽连斯基的表态基于西方情报,声称中国提供机床和部件助俄军工生产,尽管五角大楼承认缺乏直接军售证据。这种双管齐下的喊话,一方面求助中国和平作用,另一方面又指责其间接助战,显示出其策略的矛盾性。中国外交部迅速回应,重申中立立场,坚持根据是非曲直促进对话,从未参与军火交易。泽连斯基此举意在拉拢东方力量填补西方空白,但忽略了中国一贯的战略自主,避免卷入大国博弈。 欧洲国家对美国撤军的反应较为复杂,德国和法国领导人低调讨论加强本土军备,马克龙推动“战略自治”议程,旨在减少对大西洋彼岸的依赖。北约内部会议上,东翼成员国要求增加情报共享和防空投资,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则坚持不扩大援助规模。民众层面,德国街头抗议军费上涨,反映出经济压力下的疲惫。俄罗斯方面,利用伊朗无人机和朝鲜弹药维持推进,目标锁定顿巴斯全境,冬季攻势让乌克兰电网频遭破坏,平民生活雪上加霜。援助缩水直接影响乌克兰士气,前线逃兵事件增多,泽连斯基的长期作战计划面临考验。整体看,欧洲需将国防支出提升至GDP的2%,填补美方留下的真空,这不仅是军事调整,更是地缘政治的重新洗牌。 特朗普与中方在釜山的会晤聚焦贸易共识,乌克兰话题仅作附带提及,显示华盛顿优先级已转向亚太。俄罗斯经济虽受制裁影响,但能源出口和盟友支持让其韧性超出预期。乌克兰需直面现实,外部善意有限,国家命运最终靠自身把握。冲突延续已致数十万伤亡,全球粮食和能源价格波动波及各国,这提醒国际社会,和平谈判的窗口虽窄,却不容错过。 乌克兰民众的和平渴望,终究会推动各方让步,曙光虽遥远,但对话大门已微微开启。

0 阅读:15

猜你喜欢

时光浅吟离殇

时光浅吟离殇

时光浅吟离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