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报道,上海一男子在水果店买了根甘蔗,结账时,竟被告知要91元!由于已经削皮,

文史充点站 2025-11-05 23:20:45

3日报道,上海一男子在水果店买了根甘蔗,结账时,竟被告知要91元!由于已经削皮,男子只能无奈付钱,事后发文称:够狠哦,长这么大第一次吃!店主回应:物有所值,所有百果园都这个价! 上海一位男士在水果店买了根甘蔗,削好皮结账时被告知91元,他愣了一下,以为听错了,平时买甘蔗最多三十来块,怎么这次翻了三倍? 店家解释说,这是云南西双版纳的青皮甘蔗,9块9一斤,这根重9斤多,所以接近100块,店里所有这种甘蔗都是这个价,明码标价的。 男子有点懵,甘蔗已经削好了,也没法不要,付完钱回家越想越别扭,拍了张照片发到网上,他说这甘蔗吃起来跟普通甘蔗也没多大区别,就是水分足点,不至于贵这么多。 网友们的反应两极分化,有人说在珠海街边买过同样的青皮甘蔗,削好皮才15块一根。也有人说自己在百果园买过,确实就是这个价,周末还经常断货。 青皮甘蔗和普通紫皮甘蔗到底差在哪?从外观上看,青皮的确实皮更薄,削起来损耗小一些,口感上,青皮甘蔗纤维少,咬起来不那么费劲,汁水也多。 但这些差别能不能支撑三倍的价格差,就见仁见智了,水果批发商说,青皮甘蔗从云南运到上海,路上损耗大,到店的时候已经有不少坏的要挑出来,再加上店面租金、人工削皮的成本,价格自然上去了。 问题是买甘蔗的人通常都是顺手买一根,很少会仔细问价格,大家潜意识里觉得甘蔗就是二三十块的东西,看着差不多粗细的,谁能想到价格能差这么多? 如果店员在削皮前能提醒一句“这个品种比较贵,9块9一斤,您这根大概要90块左右”,顾客要是觉得贵完全可以换普通的,现在削完了才说价格,即使是明码标价,心理上还是难接受。 线上卖的甘蔗果切,削好皮切成段装盒,一盒300克左右卖十几块钱,算下来一斤也要二三十,但大家能接受,因为买的就是这个便利性,而实体店买整根,顾客期待的还是传统的定价方式。 这事儿其实也给其他买水果的人提了个醒,遇到平时不常买的品种,或者看着跟普通货差不多但摆放位置特殊的,最好先问问价格,尤其是那些带“进口”、“有机”、“特定产地”标签的,价格往往不按常理出牌。 店家想卖高价没问题,好东西定高价也正常,但在顾客下单前,把价格说清楚总是应该的,这样买卖双方都心里有数,不至于结账的时候出现尴尬。 “好家伙!91块一根甘蔗?这吃的不是甘蔗是金箍棒吧? 商家说物有所值,我咋感觉是‘物价所刺’呢?现在水果店都成刺客集训营了。”  “我在广西路边买一根才15块,西双版纳的甘蔗是坐头等舱来的吗? 商家说口感更软嫩,可买的人说跟普通甘蔗没区别,这不就是智商税吗?”  “这事儿商家确实不地道!明知道大家习惯一根二三十,削皮前就该大声提醒‘这根要90多’,让人有个选择 等削了皮再说价,跟强买强卖有啥区别?”  “也不能全怪商家吧,明码标价9.9元一斤 自己不问价就让人削皮,现在很多人买东西都不看价格 不过91块确实贵,我买一斤猪肉才20多。”  “周末能卖三四百斤? 看来上海有钱人真多!我们这种打工人只能看看热闹,91块够我三天饭钱了。”  “其实要是真好吃也认了,关键是消费者觉得跟普通甘蔗没区别 商家应该学学高端水果,把甜度检测报告摆出来,让大家心服口服。”  “现在水果店越来越会玩了,什么‘手撕黄金甘蔗’、‘粤糖93—159’ 名字高大上,价格也高大上,就是工资不跟上。”  “我觉得关键是信息透明!要是商家在削皮前主动说‘这是精品甘蔗,9.9一斤,这根大概90元’,那我敬他是条汉子 玩沉默就是挖坑等着人跳。”  你觉得这根91元的甘蔗是物有所值还是价格刺客?如果是你,你会为什么样的水果溢价买单?是产地故事、包装精美还是确实口感出众?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信源:大象新闻

0 阅读:35

猜你喜欢

文史充点站

文史充点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