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教师火了!他的那番话,像一声惊雷,在教育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让家长去

多咪拉 2025-11-06 14:09:30

这个老教师火了!他的那番话,像一声惊雷,在教育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让家长去监督作业,这本身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他直言不讳地指出,许多老师习惯把“责任”推给家长,仿佛学生的学习完全由家庭承担。其实,这背后折射出的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深层问题:教师角色的迷失与家庭教育的焦虑。 试想一下,一个孩子放学回家,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家长焦头烂额,老师却在课堂上轻描淡写地说:“自己完成就好了。”这种“责任转嫁”,让人不禁心生疑问:老师们是不是在逃避责任?又是不是忘了,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和激发,而不是简单的“交差”和“检查”? 更令人深思的是,为什么如今的老师会觉得“让家长监督”变成了“理所当然”的事?原因之一,或许是我们对教师职业的期待变得越来越低。曾几何时,老师是“灵魂工程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而现在,许多老师似乎把自己变成了“任务的执行者”——批改作业、布置任务、考试评分,忙得焦头烂额,却忘了初心。 而另一方面,家长也在无形中成了“教育的帮凶”。在焦虑的时代背景下,家长们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于是不断要求老师“多督促点、多检查点”。这是一种合理的期待吗?还是说,这实际上反映出我们对教育的误解——以成绩为唯一标准,把老师变成了“成绩的守门员”。 其实,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不是一味地“督促”和“检查”。老师的责任不在于“看着学生做完作业”,而在于引导他们思考、探索,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们学会“自己成长”的艺术。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应当反思:我们是不是过度介入了?是不是把本该由老师负责的事情,硬生生地扯到自己身上?老师们,更应该坚守职业底线,回归教育的初心——引导、激发和陪伴。而不是变成“作业的守门员”。 这场关于“谁该监督作业”的争论,其实折射出我们整个教育体系的深层次问题。它提醒我们:教育需要重塑,老师需要回归初心,家长也要放下焦虑。唯有如此,孩子们才能在温暖而有序的环境中成长,真正实现“成长的快乐”。 你怎么看?是不是也曾为孩子的作业焦虑不已?又是否觉得,教育的真正意义,早已被“成绩”蒙蔽了双眼?留言告诉我,让我们一起为更美好的教育未来发声!

0 阅读:27

评论列表

黑河内

黑河内

1
2025-11-06 16:34

指望一群叽叽歪歪的赖岗人士靠谱是不可能的

多咪拉

多咪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