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薇这个人吧,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从小在北京胡同里长大,后来阴差阳错就去了央视,搞主持又演戏,家里的事业的都不含糊,反正就是活得挺真实的一个人。
北京胡同里面藏着许多故事,黄薇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她那地道的京腔京韵里面藏着童年的记忆,那时候的胡同里面还能听到小贩的吆喝声和大爷大妈们的闲聊声,这些声音慢慢地在她心里面留下了印记。
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她都会经过几条胡同,路过的时候会听到邻居家收音机里传出的京剧声,有时候还能看到几个老人坐在胡同口下象棋,那种氛围现在想想还真是挺特别的。
小时候的黄薇特别喜欢听胡同里的各种声音,她觉得这些声音里面都藏着故事,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她后来才会对声音这么敏感,配音演员和主持人的工作都跟声音有关系。
在胡同里生活的那些年,她经常跟邻居家的小孩一起玩,那时候大家都不讲究,坐在胡同口的台阶上就能玩一下午,这些经历让她变得特别接地气。
她家在胡同里面是有点特别的,因为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家里的书特别多,但是她从来没有因为这个就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人一等,反而更喜欢跟胡同里的邻居打成一片。
胡同里的生活节奏比较慢,邻里之间的关系也比较亲近,这种环境对她的性格影响挺大的,让她后来做主持人的时候特别容易跟人打交道。
那时候胡同里的老北京人说话都有一种特殊的味道,既有文化人的斯文,又不失市井的烟火气,这种说话方式在黄薇身上也能看到影子。
小时候住在胡同里的经历,让她对老北京的文化有了很深的理解,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她后来能够把邓颖超演得那么好,因为她骨子里就有那种老北京知识分子的气质。
说起黄薇的配音经历吧,还真是个挺有意思的事情,那时候她才上小学一年级,北影厂的人来学校选配音演员,她就稀里糊涂地去试了一下,结果一下子就被选中了。
那时候的配音工作可不简单,她要跟着越南电影的画面走,把情绪和语气都拿捏好,虽然年纪小,但是她特别认真,每次配音都要反复练习很多遍。
配音的时候她认识了蔡国庆,两个人年纪差不多大,经常一起录音,慢慢就成了好朋友,那时候他们都不知道以后会成为央视的主持人。
在配音室里面,她学会了很多东西,比如怎么控制自己的声音,怎么表达不同的情感,这些经验对她后来做主持人帮助特别大。
小时候的配音经历让她对声音产生了特别的兴趣,她开始注意倾听各种声音,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可能这就是她能把节目主持得那么好的原因之一。
那时候配音完了以后,她经常跟蔡国庆一起吃冰棍,两个人聊天说将来要做什么,谁也没想到他们真的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在配音的过程中,她慢慢发现自己对声音有种天生的敏感,能够很快地抓住不同角色的特点,这种能力后来在她做主持人和演员的时候都派上了用场。
配音的经历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这件事情会对你的人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说起高考那年的事情,黄薇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挺神奇的,原本她都准备报考北外了,结果就因为老师的一句话,整个人生的方向都改变了。
老师是看出她说话特别有感染力,觉得她适合做主持人,就建议她报考北京广播学院,这个建议对她来说特别突然,因为她从来没有想过要走这条路。
当时她其实挺犹豫的,毕竟父亲是外交官,她从小就想着要走父亲的路,但是经过深思熟虑,她还是决定试一试,反正考试又不会少块肉。
考北广的时候,她发现自己还真的挺适合这个专业的,因为小时候配音的经历给了她很大的优势,面试的时候特别自然,一点都不紧张。
她觉得这可能就是命运吧,明明准备走一条路,结果阴差阳错就走上了另一条路,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选择其实挺对的。
在北广的学习生活挺充实的,她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比如李修平和王宁他们,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那段时光特别美好。
大学四年她都特别认真地学习专业知识,从来不觉得枯燥,反而越学越有兴趣,可能这就是找对了方向的感觉吧。
高考这个选择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人生有时候不能太死板,要敢于尝试新的可能性,说不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毕业那年,黄薇本来没想着要去央视,觉得自己水平还不够,结果参加面试的时候特别顺利,一下子就被录取了,成了全班唯一被央视要的女生。
刚进央视的时候,她接手的是少儿节目《天地之间》,那时候她还年轻,但是特别会跟小朋友交流,可能是因为她骨子里还保留着一份童真。
主持《天地之间》的三年时间里,她慢慢找到了自己的风格,就是那种特别亲切自然的感觉,不装腔作势,说话就跟平常聊天一样。
后来她又主持了《社会经纬》和《与你同行》这些节目,每个节目的风格都不一样,但是她都能很快地适应,这可能跟她在胡同里长大的经历有关,见过太多形形色色的人。
到了《夕阳红》这个节目,她已经是个经验丰富的主持人了,但是她还是很用心地去做每一期节目,因为她知道老年人最需要的就是被理解和关心。
在央视工作的这些年,她经历了很多事情,有欢乐也有困难,但是她一直保持着那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这可能就是她能够一直做下去的原因。
做主持人这么多年,她最大的感受就是要真诚,不管是对观众还是对工作,都要用心去做,这样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
在央视的经历让她成长了很多,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变成了一个专业的主持人,这个过程虽然不容易,但是很值得。
说起演戏这件事,对黄薇来说完全是个意外,她从来没想过自己能演邓颖超,但是导演觉得她特别适合这个角色,就一直劝她试试。
刚开始演的时候她特别没有信心,觉得自己不是科班出身,怕演不好,但是导演很耐心地指导她,慢慢地她就找到了感觉。
演邓颖超这个角色对她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她要把握好那种知识分子的气质,还要表现出那个年代女性的特点,好在她从小在知识分子家庭长大,对这种气质特别了解。
每次演戏的时候,她都会很认真地准备,研究剧本,揣摩角色的心理,这种态度让她的表演很快就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演员这个身份给她带来了很多新的体验,让她对表演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她在主持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
随着演戏经验的增加,她越来越能够驾驭不同类型的角色,但是她最拿手的还是那种知识分子角色,可能是因为这种角色跟她的气质最接近。
在演艺圈里面,她一直保持着自己的风格,不随波逐流,这种态度让她在圈子里特别受尊重。
能够在主持和演戏两个领域都有所成就,她觉得特别幸运,这可能就是命运的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