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全世界将看到中国是如何救援空间站宇航员的!俄罗斯、美国轮番表演了一番太空救援,俄罗斯联盟号飞船遭遇碎片撞击,救援飞船2个多月后才抵达,美国波音飞船抵达空间站后故障无法返回,救援飞船将近9个月后才将宇航员带回地球,被波音飞船带上去的那俩宇航员都瘦脱相了,看了着实有些可怕! 先说说俄罗斯那回,2022年底的时候,联盟MS-22飞船正好好地跟国际空间站对接着,突然被太空碎片撞了个正着,冷却系统一下就破了,舱里的温度噌噌往上升,那仨宇航员当时肯定吓得不轻,本来计划好回家的飞船彻底没法用了。 可俄罗斯那边硬是拖了两个多月才把救援的联盟MS-23飞船发射上去,最后从出事到宇航员安全落地,足足等了十个半月! 这大半年里,宇航员只能在空间站里硬扛,心里能踏实吗?换谁都得坐立难安。 再看美国那档子事更离谱,2024年6月波音公司的"星际客机"带着俩宇航员上了天,原计划8天就回来,结果刚飞没多久就出问题了,5个推力器坏了好几个,连保持姿态都费劲,好不容易手动对接上空间站,又发现推进系统漏氦气,太阳能板和电脑也不对劲。 这飞船根本没法带人造回地球,只能空船飞回去,俩宇航员就这么被困在天上了。你说吓人不吓人?足足等了286天,快9个月才等到SpaceX的龙飞船来接,回来的时候人都瘦脱相了,想想这大半年在太空里吃不好睡不好,还得担心能不能回家,真是遭大罪了。 为啥美俄的救援这么慢?说白了就是准备不足,没有现成的备份飞船和火箭等着。 俄罗斯出事后才着急造救援飞船,美国更是得调整下一班飞船的乘组,把4人座减成2人才腾出位置,哪还谈得上"应急"?这根本就是被动应付,把宇航员的命悬在那儿熬时间。 但咱们中国绝对不会让这种事儿发生,早就把太空救援的"后手"备得足足的,全世界等着看就行,咱们的救援能力可不是摆样子的。 从神舟十二号开始,每次发射载人飞船,地面上就有另一艘神舟飞船和长二F火箭处于待命状态,这叫"滚动备份",发射一艘、备好一艘,从来不会断档。就像家里备着灭火器,平时看着没用,真出事了能立马派上用场。 2021年神舟十三号上天的时候,神舟十四号就已经在发射场准备好了,专家都说最快8.5天就能发射去救援,后来技术优化了,长二F火箭更是能在10天内完成应急发射,这速度跟美俄那几个月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咱们这备份可不是随便摆着看的,长二F火箭是专门载人的"神箭",从1999年到现在发射成功率100%,安全性更是高得吓人,现在能达到0.99996,意思就是十万次发射才可能出一次安全问题,头顶那尖尖的逃逸塔,只要火箭有一点危及宇航员的故障,立马就能带着返回舱飞离危险区。 而且待命的火箭早就完成了总装测试,封存好在厂房里,接到命令就能马上启动流程,基础级、整流罩、逃逸塔同步干活,不用从头测试,效率高得很。 更靠谱的是,咱们空间站本身就有"自救"能力,装了几千项故障预案,站里的健康管理系统能实时监测状态,小毛病自动处理,大问题地面也能快速判断,根本不会像美俄那样等故障扩散了才慌神。 而且神舟飞船对接空间站后,本身就相当于"轨道救生艇",万一空间站出事,宇航员能直接坐这艘船回来;就算这艘船也出问题,地面的备份飞船立马就能飞上去接人,等于给宇航员上了"双保险"。 现在不光载人飞船有备份,连货运飞船都跟上了,天舟九号发射的时候,天舟十号就在北京备好了,3个月内就能响应应急需求,要是空间站缺吃的、缺燃料,或者需要维修设备,也能快速送上去,不会让宇航员在天上"断粮"或者没法修设备。 这一套体系下来,从火箭、载人飞船到货运飞船,再到空间站的故障监测,环环相扣,根本不给"被困太空"留任何机会。 说到底,美俄的救援之所以让人揪心,就是没把"人"放在第一位,要么是技术储备不够,要么是流程太拖沓,出了事才临时抱佛脚。 而咱们中国搞载人航天,从一开始就把"安全至上"刻在骨子里,不是等出事了才想办法,而是提前把所有风险都想到,把救援的家伙事儿备好,让宇航员上天前就知道,万一有危险,家里的"救援船"几天内就能来接他们回家。 你看那俩美国宇航员瘦脱相的样子,谁看了不难受?但咱们中国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宇航员遭这份罪。 接下来要是真有需要,全世界都能看到,什么叫真正的太空应急救援——不是让宇航员在天上熬几个月,而是以最快的速度、最可靠的技术,把人平平安安接回来。 这可不是吹出来的,是长二F火箭的100%成功率堆出来的,是几千项故障预案撑起来的,是"发射1发、备份1发"的踏实准备换回来的。咱们中国的航天,就是让人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