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乡,女子的婆婆因病去世后,按当地规定将遗体火化,没想到捡骨灰时发现有4颗钢

静心法谈 2025-11-06 21:08:51

河南新乡,女子的婆婆因病去世后,按当地规定将遗体火化,没想到捡骨灰时发现有4颗钢钉,这让全家非常震惊。女子照顾婆婆多年,老人从未做过手术,医院也出具了无手术史的证明。家属怀疑骨灰被弄错,要求查看监控和登记记录,对方却以“闭环管理”为由,坚称不会错。 王女士90岁的婆婆去世了,按理说逝者为大,入土为安”,可送老人最后一程时,却遇上了天大的糟心事,全家都快崩溃了。 老人因病走了,超过90岁也算喜丧,家人虽然不舍,但也得接受现实。 按当地规定把遗体火化,就盼着赶紧让老人入土,和早走的老伴合葬,了却最后一个心愿。 当天,王女士和丈夫为婆婆操办了一场体面的葬礼,流程都走完了,家属在殡仪馆门口守着,等着领老人的骨灰。 可儿媳王女士一打开骨灰盒,当场就傻眼了,骨灰里居然躺着4颗大钢钉,怎么看都不对劲。 全家人一下子就慌了,赶紧找殡仪馆问问到底怎么回事。 谁知道工作人员张嘴就来:估计是老人以前做过手术,钢钉是手术留下的。 这话直接把家属惹火了,王女士说,婆婆一直和她们生活在一起,她天天伺候老人洗漱擦身。 老人身上有没有疤痕,她比谁都清楚,婆婆从头到脚连个小口子都没有,哪来的手术钢钉。 老人前阵子刚做过CT,体内没有任何金属,为此家人还找医院开了证明,病历上明明白白写着“无手术史”,直接把殡仪馆的说法怼回去了。 一家人还没有从悲痛中走出来,又被这4个钢钉闹得人心惶惶。老人没做过手术,骨灰里哪来的钢钉? 这骨灰肯定不是老人的,一家人越想越难受,原本对亲人的最后念想,现在全变成了疑问和不安。 可不管家属怎么说,殡仪馆就是不松口,一口咬定遗体从进馆、火化到出骨灰,全程都是“闭环管理”,绝对不会出错。 这话听着就可笑,啥叫“闭环管理”?难道就是嘴硬到底?家属提出要查火化前后的监控,核对遗体登记信息。 蔡女士怀疑殡仪馆给错了婆婆的骨灰,要求看监控,结果发现了大问题。 火化炉附近监控都是好的,但最关键的捡骨灰环节,监控突然卡住,这段记录直接缺失了。 殡仪馆说这是监控线路老化没录上,可蔡女士更不相信了。 她反驳说,监控里看到往炉子里抬人的时候排了三个人,根本没法证明当时抬进去的就是自己婆婆。 现在关键环节的监控没了,谁也说不清楚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蔡女士觉得殡仪馆的解释太敷衍,根本不可信,于是选择了报警。 殡仪馆这边也说建议走司法途径,让公安调查,还坚持说自己没出错。 有人给蔡女士出主意,让她给骨灰做DNA鉴定,要是鉴定结果是婆婆本人,家属也能放心。 要是真弄错了,殡仪馆就得全权负责,给个说法。 现在蔡女士一家还在等调查结果,她就盼着早点弄清真相,让婆婆能安心下葬,不辜负老人一辈子的辛苦。 咱老百姓都知道,正规殡仪馆有个硬规矩,每烧完一具遗体,必须把炉膛里的骨头碎片、金属杂质清干净,就是怕混进下一位逝者的骨灰里。 现在钢钉出现了,要么是遗体进馆时身份核对错了,把有手术史的逝者当成了老人。 要么是炉膛没清理干净,不管是哪种情况,都是殡仪馆的责任,跟“闭环”一点关系都没有。 有人说,殡仪馆每天烧的人多,难免出错。可这种错,根本不能叫“难免”!这是踩着逝者的尊严,伤着家属的感情。 老人操劳了一辈子,本该安安稳稳走完最后一程,可现在连骨灰的身份都成了谜,换谁家能接受? 也有人说,老人的骨灰多数都会合葬,敢情这骨灰都不知道是谁的,想想都让人心里发毛。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可亲人的骨灰,是家属最后的牵挂。 现在4颗钢钉打破了这份安宁,殡仪馆还这么敷衍,简直是雪上加霜,到底是流程真没问题,还是在藏着掖着呢? 《刑法》第302条:“盗窃、侮辱、故意毁坏尸体、尸骨、骨灰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骨灰是逝者遗体的最终形态,承载着家属对逝者的情感寄托。 殡仪馆未能按照规范操作,导致骨灰中出现不属于逝者的钢钉,这一行为损害了逝者的尊严,伤害了家属的感情, 虽然不是故意,但对逝者和家属都是一种伤害,符合侮辱骨灰罪。 《民法典》第1198条:“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殡仪馆作为提供殡葬服务的公共场所,对逝者的遗体和骨灰负有安全保障义务。 在该事件中,如果是殡仪馆未能清理干净火化炉内的金属残留物,导致钢钉混入逝者骨灰中。 或者是工作疏忽搞错了。而且关键环节监控缺失,无法提供全程可追溯的服务。 这表明其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应当对家属因此遭受的精神损害,和实际损失承担侵权责任。 对于,王女士一家的遭遇,您怎么看呢? @静心法谈 学法辨是非,慬法不吃亏。

0 阅读:37
静心法谈

静心法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