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李嘉诚心里应该不是滋味,全运会火炬在粤港澳大湾区传递,香港四大家族去了三家,澳门何家也参加了,唯独李嘉诚两个儿子没有参加,为什么不参加这么重要的活动,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了。 2025年11月的粤港澳大湾区,第十五届全运会跨境火炬传递的热度烧得正旺,香港站50个棒位串起中环金融区、金紫荆广场这些地标,每一步都踩在湾区融合的鼓点上。 恒基兆业的李家诚举着火炬跑过海滨路段时,镜头里全是掌声;太古集团的郑家驹在深圳湾完成接力,身后是家族深耕多年的商业综合体;郭氏家族派来的郭基辉更是熟门熟路,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就露过面,这次交接动作依旧利落。 澳门何家的排场更足,何超琼、何超凤姐妹俩并肩奔跑,身上的运动服衬得精气神十足,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哪是单纯的火炬传递,分明是湾区家族对这片土地的集体“打卡”,是用行动做的信任背书。 唯独李嘉诚家族的名字,从火炬手名单到赞助商列表里都没影,长子李泽钜、次子李泽楷双双缺席,连旗下企业都没派个代表撑场面。 要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香港站传递,李泽钜还曾在青马大桥举过火炬,短短十几年过去,态度的转变比香港的天气变得还快。 这背后藏着的,根本不是“没时间”“没兴趣”这类托词,而是整个家族的资本逻辑早就和新时代的湾区节奏脱了轨。 这场火炬传递的核心,从来不止是体育精神,而是“用真金白银投票”的默契。那些举着火炬的家族,嘴上没喊口号,行动却藏不住心思。 郭氏家族的新鸿基这些年砸了上百亿参与香港北部都会区基建,郭基辉跑过的路段旁,就有他们刚落成的科创园区。 何超琼更是早就带着家族资本扎进湾区文旅,从珠海横琴到广州南沙,每个项目都踩着湾区规划的节点。 这些家族心里门儿清,火炬举得稳不稳,和未来生意做得顺不顺,根本是一回事。 可李嘉诚家族的算盘,早就打到了千里之外的欧洲。从2013年开始,他们抛售内地资产的动作就没停过,2016年把上海陆家嘴世纪汇综合体卖了200亿,2019年又以40亿转手大连西岗项目,这些年从内地楼市套走的资金数以百亿计。 长子李泽钜接掌的长和系更是把重心挪到了海外,2018年花10亿英镑买下伦敦金融城的瑞银大楼,要知道这笔钱只够当年出售香港中环中心所得的四分之一,等于把香港的优质资产换成了欧洲的写字楼。 到现在,长和系的海外业务占比已经高达八成,香港业务只剩16%,说句“根都快拔走了”都不算夸张。 耐人寻味的是他们对大湾区的“特殊态度”。2025年上半年,长实旗下和记黄埔突然在惠州、中山等地甩卖400套房源,惠州泷珀花园的单价跌到8632元/平方米,而香港同期新房均价高达19.6万元/平方米,40万一套的房子在香港连首付都不够。 中介说“很多香港客户包车来买”,可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不像深耕湾区的布局,倒像清仓大甩卖——早年低价拿的地,捂到现在降价出货,赚最后一笔就走的心思昭然若揭。 反观恒基兆业,同期在广州黄埔拿了新地建科创社区,太古在深圳前海搞的商业综合体还特意留了跨境服务中心,两相对比,谁在“跟湾区一起成长”,谁在“捞一笔就跑”,简直一目了然。 公众心里的账其实算得更清楚。2019年香港风波里,李嘉诚那句“黄台之瓜”的模糊表态,让不少人觉得这个昔日“香港超人”没了当年的担当。而旗下屈臣氏等品牌卷入争议后,家族也没及时拿出态度,公众信任度早就在悄悄下滑。 这次全运会火炬传递,本质上是给湾区家族的一次“公开打分”,郭氏、何家愿意站出来举火炬,就是愿意把家族信誉和湾区未来绑在一起。 可李氏家族连面都不露,等于主动放弃了这次“加分机会”,说白了就是旧的资本逻辑转不过弯——还抱着“哪里赚钱去哪里”的老一套,没看懂新时代里“信任比利润更值钱”的门道。 何超琼姐妹更不用说,常年泡在湾区的文旅、金融项目里,早就成了跨境合作的名片。可李嘉诚家族呢? 虽然24岁的孙女李思德也进了基金会当董事,看似在培养第三代,但家族的核心战略没变,还是把钱往欧洲砸,第三代就算露面,也撑不起“扎根湾区”的招牌。 毕竟火炬传递递的是信心,不是名片,光有人站场没用,得真金白银地投,得跟这片土地的节奏同频才行。 可现在再看,这棵树的根早就往欧洲挪了,卖内地资产的钱拿去欧洲抄底,火炬传递的场面前脚刚热,后脚自家楼盘就在甩卖,这哪是“相信湾区未来”的样子。 其他家族忙着用火炬传递给自己的湾区投资“背书”,李氏家族却忙着缺席,说白了就是旧的资本逻辑跟不上新时代的玩法,以前靠“低买高卖”能当超人,现在得靠“长期陪伴”才能赢信任,而李氏家族显然还没转过来这个弯。 这场火炬传递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谁在真心实意跟湾区走,谁还抱着老黄历算旧账,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根本不用多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