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围的现房销售,或者真的要来了!
01.
住建部部长:推进现房销售制,实现所见即所得
日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刊登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题为《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署名文章。

倪虹:推进现房销售制实现所见即所得
要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销售制度。在商品房销售上,推进现房销售制,实现所见即所得,从根本上防范交付风险;继续实行预售的,规范预售资金监管,切实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
倪虹:全面落实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
要全面落实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一是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二是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三是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销售制度;四是实施房屋品质提升工程;五是实施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六是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倪虹:根据人口变化合理确定住房需求科学安排土地供应
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以编制实施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为抓手,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根据人口变化合理确定住房需求,科学安排土地供应、引导配置金融资源,实现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结构合理。坚持因城施策、精准施策、一城一策,充分赋予城市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因地制宜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规范发展租赁市场,培育市场化、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提高行业监管和服务能力,依法维护租赁双方合法权益。
02.
未来上海楼市…
作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上海对此并不陌生。
事实上,上海自2024年7月起已开始试点“现售为主、预售为辅”的模式,规定新获批项目必须达到主体结构封顶才能销售,较此前“取得施工许可证”的标准明显提。
不过,对于当下的上海楼市而言,推行现房销售确实面临现实约束:
一方面,开发商资金压力是首要考量。在预售制下,开发商通常能在几个月内开盘回款;若改为现房销售,开发周期至少延长至2-3年。
另一方面,供应短缺风险同样不容忽视。2023年至今,上海新房供应已开始放缓。若推行现房销售,未来2-3年新房供应可能出现锐减。
短期看,全面推行现房销售几无可能,但分类试点与渐进推广结合,还是比较有可能的。
例如,借鉴北京“优质地块试点”经验,在徐汇滨江、前滩等高端改善板块试行现房销售。
又或是参考深圳“现房销售+低保证金”组合拳,对现房地块降低竞买保证金,并允许分期缴纳土地款。
顺其自然
买不起的依然买不起
左右逢源
不是现房销售,是卖不出去逼出来现房销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