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崇祯皇帝有两次和谈的机会,但是都放弃了,历史没有出现拐点。具体如下: 1.崇祯完全可以和努尔哈赤和谈。当时明朝内忧外患,农民军闹得凶,北方满洲铁骑又时不时突破长城关隘。己巳之变后东北边防本平静,可满洲武装又突然兵临京城,把崇祯吓得不轻。 皇太极曾多次真诚提出议和,他希望和明保持友好、发展贸易,在文书上也表现出一定让步。要是崇祯抓住机会和谈,就能先稳住后金,集中精力对付农民军。这样说不定能缓解腹背受敌的困境,为明朝争取喘息之机,说不定还能重整旗鼓,改变历史走向呢。 2.崇祯真的完全可以和李自成和谈。1644年三月十八日夜,北京城破前君臣还在争论和李自成议和之事。其实李自成攻入北京前就主动请降,想让崇祯封自己就藩关中。他这么做是有道理的,打下北京,他要面对多方围攻,南方明朝有卷土重来机会,关外清朝虎视眈眈,还有蒙古诸部、张献忠等农民军势力。和谈的话,他能名正言顺占关中,以其为根基壮大自己。但在明王朝政治体系深层矛盾下,君权神圣性与流寇身份不可调和,这场和谈注定失败,也折射出明末君权合法性危机的总爆发。 崇祯皇帝之死 崇祯大帝 后金 袁崇焕传



飞越杜鹃窝
朱厚照又背锅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