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新闻资讯

崇祯皇帝朱由检,差点儿信了上帝?

大明朝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一度皈依了天主教,这可不是瞎说。第一个披露这个信息的是《烈皇小识》的作者、文徵明的玄孙文秉。文秉的父亲文震孟在崇祯年间曾官拜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一度入阁予政。所以,文秉的信息来源应是...

<em>崇祯</em>殉国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守土有责精神永存

崇祯殉国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守土有责精神永存

崇祯朱由检在大明江山倾覆之际,没有选择逃跑,而是以身殉国。到了九泉之下,洪武皇帝朱元璋看着披头散发的崇祯,最多也就是一边叹气,一边拍着他的肩膀。然后脱下鞋,拿鞋底抽朱祁镇。马皇后在正史中都没有留下完整的姓名!...

<em>崇祯</em>为什么没有南迁?

崇祯为什么没有南迁?

李自成大顺军包围京师之前,有充裕的时间崇祯可以跑,奈何崇祯犹豫不决,拿不定走的主意。等到大顺军把京师围了个铁桶水泄不通,崇祯想跑也没机会了。

假如没有那么多天灾,<em>崇祯</em>能挽救大明王朝吗?

假如没有那么多天灾,崇祯能挽救大明王朝吗?

明朝末年,风雨飘摇,崇祯皇帝接手的,无疑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内有农民起义烽火燎原,外有后金势力虎视眈眈,再加上持续不断的天灾,让本就脆弱的大明王朝雪上加霜,最终轰然倒塌。倘若没有那些频繁肆虐的天灾,崇祯皇帝...

袁崇焕凭什么敢在<em>崇祯</em>面前提出“五年平辽”

袁崇焕凭什么敢在崇祯面前提出“五年平辽”

金军自产红夷大炮是从1631年的大凌河之战才开始的,崇祯刚继位那会儿,后金因为对汉人工匠的迫害太重,连基本的武器生产和维修都难以维持,主要靠捡明军的装备,也就缺乏足够的攻坚能力,啃辽西各要塞要付出很大代价。...

若<em>崇祯</em>多信袁崇焕一刻,大明是否还能延续百年辉煌

崇祯多信袁崇焕一刻,大明是否还能延续百年辉煌

崇祯皇帝站在乾清宫内,不停地走过来走过去,神情十分焦急。桌子上那封密函,被烛火映照得隐隐约约的,能瞧见一些泛黄的痕迹。信纸上的字虽歪歪斜斜地排列着,然而却格外显眼:“袁督师已答应,献城约定日期起事”—这短短十二...

<em>崇祯</em>继承哥哥皇位后,是如何处理21岁的皇嫂的?

崇祯继承哥哥皇位后,是如何处理21岁的皇嫂的?

朱由检,后来被人们称为崇祯皇帝,就这样接过了重担。崇祯皇上接手的大明王朝,那叫一个乱摊子,官员们贪腐成风,老百姓过得那叫一个苦,国库里头空空如也,关外还有一堆异族盯着富庶的中原,瞅准机会就想扑上来。这些事儿全堆...

松锦血战,透视<em>崇祯</em>为何怒斥文官皆可杀

松锦血战,透视崇祯为何怒斥文官皆可杀

崇祯十五年四月,松山城头的洪承畴望着城外如潮的清军,突然拔出佩剑砍断案几—这个被后世称为"明末最后战略家"的统帅,此刻终于看清自己不过是文官集团博弈的棋子。这场葬送十三万精锐的惨败,彻底暴露了明朝文官体系的致命...

明末崇祯怎么做才能挽救明朝?

按照历史上的崇祯年配置,这些城堡大概需要守军2.5万左右,机动兵力5千,总计驻军3万。按照战、守兵4:6,马、步兵3:7配置,关外3万兵内含守兵1.8万,步兵8400,马兵3600。守兵月给饷1两,步兵月给饷1.5两,马兵月给饷3两,各...

风雨飘摇,国运将尽:<em>崇祯</em>皇帝的最后预言

风雨飘摇,国运将尽:崇祯皇帝的最后预言

崇祯皇帝朱由检,这位一心想中兴大明的皇帝,却日夜被不安的情绪所笼罩。他梦见了一个“有”字,又读到奏折上关于流民四起、粮价飙涨的紧急奏报,预感似乎有什么不祥的事情将要发生。他辗转难眠,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恐惧。这...

<em>崇祯</em>帝看到后世评价 会做何辩解 回答我!

崇祯帝看到后世评价 会做何辩解 回答我!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最后一位皇帝(1627年—1644年在位),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年号崇祯。最近看到一种视频特别有意思,用AI技术把古人复活了,古人在辩解后人对他的误解。并...

明朝亡于万历,<em>崇祯</em>背锅?历史真相令人深思

明朝亡于万历,崇祯背锅?历史真相令人深思

明朝的灭亡,是万历皇帝埋下的祸根,还是崇祯帝无力回天?历史总是耐人寻味,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崇祯的努力为何成了徒劳?崇祯帝登基之初,给人带来过一丝曙光。他铲除魏忠贤,召回正直大臣,展现了改革的决心。然而,这些初期...

三百年土地兼并困局,为何<em>崇祯</em>救不了大明江山?

三百年土地兼并困局,为何崇祯救不了大明江山?

崇祯元年袁崇焕在宁远遭遇兵变时,这个年轻皇帝发现,即便掏空国库也只能凑出30万两饷银—这恰是山西晋商某大家族的年息收入。历代王朝并非没有尝试破解这个死结。东汉光武帝曾推行“度田令”,结果引发豪强武装反抗;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