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社交媒体公开宣布:匈牙利坚决不让本国纳税人的钱拿去给乌克兰买单

阿智通鉴 2025-11-07 11:24:41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社交媒体公开宣布:匈牙利坚决不让本国纳税人的钱拿去给乌克兰买单,反对欧盟拿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做抵押,给乌克兰发4000亿美元“战后红包”。   不得不说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是懂政治,懂得为本国人民谋福利的。看看那些为乌克兰提供支援的国家的现状,就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了。   就拿欧盟里的“老大哥”德国来说,这两年算是被援乌这事拖得没了脾气。俄乌冲突下来,德国光直接损失就快到2400亿欧元,2023年出口跌得厉害,成了三十年来最疲软的一年,连政府自己都把经济增长预期从1.3%砍到了0.2%。   老百姓更惨,两年里累计少消费了4000亿欧元,平均下来每个人少花了近5000欧元,超市里的日用品、家里的取暖费蹭蹭涨,低收入群体扛着比富人高两三倍的通胀,日子过得紧巴巴。   更头疼的是,德国给乌克兰的援助已经砸了280亿欧元,2025年财政缺口还至少有130亿欧元,可就算这样,还得琢磨着加军费,本应用来建房子、搞教育的钱全往战争里填,难怪街头反战游行越来越多。   不止德国,法国那边也犯嘀咕。欧盟提想用俄罗斯冻结资产给乌克兰放贷,法国直接站出来反对,说这事儿违反国际协议,万一国际法院判非法,欧盟得背多大的金融包袱。法国官员心里门儿清,真要是没收俄资产,以后谁还敢把钱存到欧洲的金融机构?这不是砸自己吃饭的碗嘛。   比利时更直接,因为欧盟冻结的俄资产里,九成以上都由设在布鲁塞尔的欧洲清算银行管着,首相德韦弗直接放话,不把风险分摊清楚,就坚决拦着这事儿,毕竟真惹毛了俄罗斯,比利时得先挨刀子。   这些国家的困境早就摆在明面上了,连援助金额都肉眼可见地往下掉。2023年下半年,盟国给乌克兰的新援助承诺比上年同期少了87%,创下冲突以来的最低水平,说白了就是大家都扛不住了。   更讽刺的是,欧洲这边勒紧裤腰带援乌,美国倒赚得盆满钵满,借着欧洲能源短缺的机会卖高价液化天然气,还靠低价能源把德国的能源密集型企业都吸引到美国去,最后落得个“美国赚钱,欧洲买单”的下场。   欧尔班显然把这些看得透透的,所以才在社交媒体上明说,绝不让匈牙利纳税人的钱给乌克兰买单。   匈牙利本身经济就不算顶尖,要是跟着欧盟凑这个热闹,德国民众经历的通胀、收入缩水,很可能就得在匈牙利重演。   更关键的是,欧盟这提议本身就埋着雷——想用冻结的俄罗斯资产做抵押,可那些资产总共也就3000亿美元,欧盟手里占2000亿欧元,哪够填4000亿美元的窟窿?   而且俄罗斯早就放了话,敢动这些资产就是“盗窃”,肯定要报复。真到那一步,俄罗斯说不定会扣押西方资产,匈牙利和俄罗斯在能源上还有不少往来,一旦被卷入报复旋涡,本国的能源供应和经济稳定都得受冲击。欧尔班心里清楚,这种吃力不讨好还藏着风险的事,干了就是对本国人民不负责。   再说欧盟这方案本身就漏洞百出,10月底的峰会开下来,27个成员国吵来吵去根本没达成一致。大家都怕担责任,比利时要所有国家一起扛风险,其他国家也各有各的小算盘,这样拼凑出来的方案,根本不是帮乌克兰,更像是给欧盟自己埋了个财务炸弹。欧尔班站出来反对,说白了就是不想让匈牙利替别人的糊涂决策买单。   那些指责欧尔班“不仗义”的声音,多半没站在匈牙利老百姓的角度想。纳税人的钱是用来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的,不是用来填战争无底洞的。欧盟里不少国家已经尝到了苦果:工业外流、通胀高企、财政吃紧,这些教训摆在眼前,欧尔班要是跟着盲从,才是真的不懂政治。   其实欧尔班的态度,本质上是戳破了欧盟的“政治正确”泡沫。援助乌克兰没错,但得量力而行,更不能用违法违规、引火烧身的方式来做。俄罗斯的报复风险、国际法的红线、本国的经济压力,这每一条都是硬骨头,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绕过去的。   现在看来,欧尔班这步棋走得相当稳。他没跟着欧盟的节奏乱走,而是死死守住“为本国人民谋福利”的底线,既避开了经济陷阱,又躲开了地缘政治的风险。对比那些被援乌拖得内外交困的国家,就知道这种清醒和定力有多可贵。毕竟对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来说,把自家日子过好,让纳税人的钱花在刀刃上,才是最实在的政治智慧。

0 阅读:2

猜你喜欢

阿智通鉴

阿智通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