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5日,中国正式宣布:未来一年内继续暂停对美国商品24%的加征关税

烟雨评社 2025-11-07 11:35:13

2025年11月5日,中国正式宣布:未来一年内继续暂停对美国商品24%的加征关税,同时保留10%的加征关税税率。 这事来得真快,几乎是美方刚刚宣布要降低对华关税,没过几个小时,中方就立刻跟进,宣布自11月10日下午一点零一分起,对部分美国进口商品调整加征关税措施,这种速度和节奏,多少还是让人有点意外,现在双方能做到你来我往,互相让步,确实说明气氛变了。 暂停 24% 高税率的覆盖范围精准踩在了 “刚需赛道” 上,最直接的影响要算农产品领域。美国鸡肉、小麦、玉米、大豆等 12 类农产品都被纳入其中,这对国内的豆制品厂、饲料厂来说是实打实的利好。 就拿大豆来说,作为食用油和饲料的核心原料,中方已经明确在 2025 年最后两个月要采购至少 1200 万吨美国大豆,未来三年每年采购量不低于 2500 万吨,稳定的进口渠道能直接平抑原材料价格波动,最终可能让消费者在超市里感受到食用油和肉禽价格的平稳。 科技和制造业也能尝到甜头,配合关税调整,中国还移除了对稀土、镓、锗等关键资源的出口管制,终止了针对辉达、高通等美国半导体企业的相关调查,这些动作能缓解全球供应链的紧张,让国内制造企业获得更稳定的技术支持。 美方也给出了相应回应,比如将对华芬太尼关税从 20% 降至 10%,同样在 11 月 10 日同步生效,这种双向调整透着经贸协商的对等原则。 高盛的研报早就算过一笔账,如果美方继续维持高关税,美国消费者要承担 55% 的成本转嫁,核心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可能攀升到 3%,而关税调整后,这部分通胀压力能减少约 0.8 个百分点。 沃尔玛这类美国零售巨头已经动了起来,借着政策窗口启动 “90 天囤货计划”,为圣诞商品和 2026 年备货,预计能带动美国第四季度进口额环比增长 12%。 保留 10% 的加征税率则是给国内相关产业留足缓冲空间。毕竟有些领域还处于发展期,突然完全取消关税可能面临短期冲击,这种安排刚好兼顾了开放与保护的平衡。 从市场反应看,消息公布前,中国消费电子等受关税影响较大的板块已经迎来长线资金回流,成交量一度环比提升 18%;美股那边也有动静,纳斯达克 100 指数从阶段底部反弹 27%,半导体板块市值合计增加超 2000 亿美元,AI 类股票因为 “全球科技创新链条贯通” 重新获得资金青睐。 更深远的影响藏在全球经济的肌理里。高盛已经上调了 2025 年美国第四季度经济增长预测,从 0.5 个百分点升至 1%,还把未来 12 个月的经济衰退概率从 45% 下调到 35%,核心逻辑就是贸易红利能缓解企业收缩压力。 对中国而言,出口增速预计能保持每年 5%-6%,远超全球 2%-3% 的平均水平,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这些新兴出口领域还能加速扩张,特斯拉上海工厂三期扩建提前启动就是个明显的信号。 这场关税调整不是简单的政策延续,而是中美在经贸深度绑定下的务实选择。既给民生和产业松了绑,也为全球供应链注入稳定预期,这种 “张弛有度” 的安排,正悄悄影响着两国乃至世界经济的走向。 信源:证券时报

0 阅读:11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