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家甜心”演到第5次,西德妮·斯威尼把片酬全砸进公司,转身买下剧本版权。 她26岁,给自己发了一张新工牌:制片人。 隔壁同龄女孩还在试镜“比基尼女友”,她已把名字写进片头字幕。 亚马逊直接签她三部,后端分成写进合同——美貌打卡一次,版权替她打工一辈子。 她说:“我要角色让人不舒服,而不是让观众舒服地忽视我。” 于是新片里,她演的心理惊悚保姆,开场就把雇主家孩子藏进地下室。 玛格特·罗比、弗洛伦丝·皮尤也在干同样的事:开公司、抢IP、改剧本。 数据说,过去三年女星自建厂牌数量翻两倍,流媒体买单最爽快——他们缺的不是流量,是自带项目的流量。 国内网友弹幕:“内娱小花还在争番位,人家已经争股权。” 一句话扎心:不拿版权,就只能被版权拿捏。 把片酬换成股份,再把股份换成故事话语权,斯威尼给所有被定型的女演员打了个样: 角色厚度,自己加;职业寿命,自己续。 下次再有人吐槽“女性角色太扁”,记住,有人已经亲手把她捏圆了,还按上了自己的印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