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葬于中国的外国国王,受朱棣厚待,后裔守陵600年已入籍中国

糯糯小熊仔 2024-11-29 16:20:27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前言·】——》

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叭答剌,这位600年前的外国国王,病逝在大明德州。皇帝以王礼厚葬,他的妻子和儿子选择留在中国,守护这座墓地长达数百年。

他们为何甘愿放弃故土?这一切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

三个国王,浩浩荡荡上京城

公元1417年,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叭答剌,站在甲板上,双手扶住船舷,望着茫茫大海。

身后是浩浩荡荡的一支船队,海风中夹杂着咸腥气,船只摇晃,水手的号子声响彻耳边。

这次航行,心里装着一个使命:向大明朝的皇帝朱棣表示朝贡,并加深两国友谊。

苏禄国地处菲律宾南部,由苏禄群岛统治。

作为一个区域性政教合一的酋长国,国力虽不及大明,却因其地理位置重要,成为南海航线的枢纽。

巴都葛叭答剌,是三位国王中权力最大的东王,这次随行的还有西王和峒王。

一行共340人,包括王妃、使臣、随从,还有满载的贡品:珍珠、象牙、香料。这些礼物是国王们精心挑选的,希望能让大明皇帝满意。

一个多月的航行,船队终于抵达大明南海边境。

随行的翻译忙着和大明官员对接,地方接待官员立刻向京城汇报。

“苏禄国三王带使团来朝。”朱棣听闻,立刻下令沿途设宴接待,沿着大运河,一路繁忙。

百姓们好奇地围观这些远道而来的使者,议论纷纷。

东王则暗自观察着大明百姓的生活:“这里的市场如此繁华。”他忍不住低声感慨。

几个月后,使团到达南京,朱棣亲自接见。

殿堂高耸,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东王和随行的两位国王行礼致敬:“吾王愿与大明修好。”朱棣微微点头,目光审视这位异域国王。

带来的礼物丰富珍贵,朱棣大为满意。“此番远道而来,辛苦了。”他命人设宴款待三王及使团。

宴会上,琵琶声起,舞者翩然起舞。

东王端起酒杯,低声向左右说道:“大明的繁荣,果然名不虚传。”宴席间,朱棣特意赐下御制锦缎,还让画师为三王作画存档。

三王也递交了苏禄国的礼单和友好条约,这一场外交盛宴,为两国关系奠定了基础。

使团在大明停留数月,受到了隆重接待。

朱棣甚至派专人陪同三王游览南京城,考察大明的城市建设和农业技术。

巴都葛叭答剌对这些新奇事物充满兴趣,连连发问。

随行人员在记录日志中写道:“东王对天朝所见,深感敬佩”。

荣光背后,波折悄然埋下。

三王启程返国时,巴都葛叭答剌已显得疲惫,一路舟车劳顿,心头升起隐忧,却没想到,这一去竟成永别。

德州的离别

离开南京,苏禄国使团沿运河北上,打算从天津入海返程,旅途并不顺利。

到达山东德州时,东王巴都葛叭答剌突然病倒。

脸色发白,额头冒汗,甚至连站起来都需要人搀扶,随行的医生以为只是水土不服,开了几副草药,几天后,病情急转直下,东王高烧不退,甚至连意识都开始模糊。

“快,传信给皇帝!”副使团长急得团团转。

东王身份特殊,一旦有任何差池,不仅对使团是灾难,对两国关系也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东王却费力地摆了摆手,声音微弱:“不可,惊扰天朝……”说完便昏睡过去。

消息还是传到了京城,朱棣震怒。一个外国国王,死在中国境内,事关外交,不能坐视不理。

皇帝连夜下旨:“全力救治,若无望,择地厚葬。”同时,礼部官员带着诏书和祭品,急奔德州。

东王的病情已无可挽回。

一天清晨,在德州的一处驿站内,安静地离开了人世。

王妃葛木宁伏在床边,泣不成声,两个年幼的儿子握住父亲冰凉的手,不愿松开。

整个使团陷入沉寂,连牲畜也被悄然停下。

朱棣的态度令人意外,不仅赐谥号“恭定”,还亲自为东王撰写墓碑铭文。

德州城外的北营村成为了安葬之地,当地官员按照皇帝的命令,为东王举行了庄重的葬礼。

沿途百姓闻讯,也纷纷前来悼念,葬礼当天,细雨纷纷,天色暗沉,似乎连老天也为这位异域国王的离去而悲伤。

东王的长子毅然决定返回苏禄,承担继承王位的重任。

王妃葛木宁却选择了留下,抱着幼子跪在墓前,喃喃说道:“此地便是他的长眠之所,我不会离开。”两个儿子在母亲身旁,一脸茫然,却也下定决心。

使团最终启程回国,留下了一片寂静的墓园,以及一个王妃的无声守护。

守墓人

北营村的清晨,鸡鸣声划破寂静,葛木宁披着长袍,带着两个儿子走向墓地。

石碑前,摆上供品,默默祷告。

村里的百姓好奇地围观这些异国面孔,他们的衣着打扮与中原格格不入,语言也难以沟通。

葛木宁和两个儿子,依靠朝廷拨下的银两度日,资金有限,农田和手工业成了他们的新课题。

也开始学着和村民交换农作物,也向周围的老人请教耕种。

慢慢地,村民开始接受这家人,对葛木宁的坚持给予了更多的尊重。

明清数百年间,东王的后代在中国生根发芽。

他们取安、温为姓,世代守护这座墓地,清朝雍正年间,家族正式申请入籍,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信仰伊斯兰教的他们,保留了一些独特的习俗,却也逐渐融入了汉族文化。

每一代守墓人都肩负使命,东王的墓是家族的命脉,也是两国友谊的象征。

老人们常对孩子说:“守着它,我们才是完整的。”这些话让孩子们铭记一生。

即便战乱、饥荒和灾难来袭,守墓的承诺从未动摇。

1940年代,战火波及德州,村庄一片狼藉,后裔们依然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墓地。

墓碑上刻的文字依旧清晰,石雕前的香火从未断过。

六百年的传承

1980年的夏天,德州北营村,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是从菲律宾远道而来的外交官,领头的是,菲律宾驻华大使雷耶斯。

专程来此,拜谒苏禄东王的墓。

这一天,村里格外热闹,东王的后裔纷纷聚集到墓前。

年轻人激动地站在外围,老人们则早早摆好供品,念起祷词。

雷耶斯看到这场景,肃然起敬,缓缓走到墓碑前长跪不起。

他说:“六百年的岁月,你们没有忘记,我们也不会忘记”。

那次会面,让世人重新审视,苏禄东王的故事,也让更多人知道,这段中菲友好的历史渊源。

这座墓地,成了中菲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村里人说,这是祖先的荣耀,他们感到骄傲。

可荣耀背后,也有坚守的辛酸。

墓地历经了岁月的风霜,也遭遇过天灾与战乱。

村里老人回忆,抗战时期,日本侵略军曾在德州一带肆虐,有士兵打算掘墓盗宝。

几十名村民自发赶来,守在墓前。

安姓后裔中年纪大的长者,站在士兵面前不卑不亢地说:“这是东王的墓,我们拼命也不会让你们碰”。

士兵愤怒地举起枪,现场气氛紧张。或许是墓碑上那些,由皇帝亲笔书写的文字震慑了他们,侵略军终究没有下手。

每一次动荡,东王的墓都完好保存下来。

这不仅是墓碑坚固,更因为那些守墓人的信念从未动摇。

安姓和温姓的后裔将墓地看作家族的灵魂,在这里出生,也在这里成长,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

六百年间,东王的后人已传至21代。

许多人迁往全国各地,有的成为学者,有的从事商贸,还有人在文化领域颇有建树。

无论身处何方,每逢重要节日,都会回到北营村,在东王墓前祈祷。

他们说:“这里是我们的根,是家族的起点”。

如今,苏禄东王墓不仅是一处文化遗产,更是中菲友谊的象征。

墓道两侧的石狮、石虎依然伫立,松柏常青。

墓前的石碑,刻着明成祖朱棣亲笔撰写的铭文,记载了这段跨越国界的历史。

墓地的肃穆与壮丽,不仅见证了一位国王的长眠,更承载了两个民族的友谊。

2020年,一位东王的后裔,受邀参加中菲文化交流论坛,在发言中说:“我们是两国友谊的见证者,也是守护者。无论世界怎么变化,我们都会记住祖先的遗愿。”他的发言引来全场掌声。

六百年的守护,是对一位国王的纪念,更是一种信念的延续。

从明朝到今天,东王的后裔始终牢记祖先的嘱托,将这份跨越时空的纽带传承下去。

他们的故事,也让世人看到一段不朽的文化记忆。

清晨的北营村,墓地安静肃穆。

一位年迈的守墓人弯着腰,轻声说道:“守住这里,就是守住历史。我们会一直守下去”。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
糯糯小熊仔

糯糯小熊仔

糯糯小熊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