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元罚款难平违规抱养之弊,全链条追责才是底线 1万元罚款+警告,迪庆州卫健委对涉事医院的行政处罚,与事件背后的违规性质、潜在风险相比,显然罚责失衡、力度不足。这起事件绝非简单的医疗违规,而是触碰未成年人保护红线、涉嫌违反收养法规的严重问题,岂能以“小额罚款”草草了事? 涉事医院的违法违规堪称“系统性失守”:不查验患者身份信息、不按规定建立病历,违背首诊负责制度,将医疗流程视作“走过场”;更严重的是,明知婴儿面临被非正规领养的风险,却未履行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义务,放任麻醉医生永某“私自带走婴儿”,完全背离医疗机构的公益属性与法律责任。而《收养法》明确禁止违规收养,医生以“亲戚想领养”为由抱走婴儿,已涉嫌突破合法收养的法定程序,甚至可能隐藏拐卖儿童的潜在风险。 更值得警惕的是,事件中患者余某某的年龄、怀孕是否涉及性侵害等关键信息尚未明确。根据强制报告制度相关规定,若患者为未成年人,其怀孕分娩本身就属于必须立即上报的疑似侵害情形,涉事医院的“瞒报”已涉嫌违法;即便患者是成年人,医院放任婴儿被违规抱养,也严重侵害了婴儿的合法权益。 1万元罚款既无法弥补对婴儿权益的损害,也难以形成对医疗机构的震慑。后续调查必须紧盯三大核心:一是查明婴儿当前去向,核实领养行为是否合法,确保其得到妥善安置;二是追究涉事医生永某的法律责任,厘清其是否存在滥用职务之便、违规牟利等行为;三是深挖医院管理漏洞背后的责任链条,对未履行监管职责的相关人员严肃追责。 未成年人保护容不得“柔性处罚”,医疗行业的合规底线更不能被轻易突破。唯有启动公安、卫健、妇联等多部门联合调查,实现从涉事医生到医院管理层的全链条追责,用足法律手段让违规者付出应有代价,才能守住未成年人的安全底线,彰显法律的刚性与公平。 需要我帮你整理事件核心时间线和相关法律条款对照表,让关键信息更清晰吗?医疗责任追究
1万元罚款难平违规抱养之弊,全链条追责才是底线 1万元罚款+警告,迪庆州卫健
尔珍细说趣事
2025-11-08 14:23:45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