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大选一出结果全欧洲都傻了眼,之前还哐哐给乌克兰送炮弹的“援乌老大哥”一夜之间直接掉转方向,亲西方的老政府被选民骂着赶下台,三个天天喊“一分钱不往乌克兰送”的政党凑够议会多数席位,直接把权给接了。 带头掀桌子的不是别人,正是前总理安德烈·巴比什,这位身家过亿的“捷克版特朗普”靠着34.7%的得票率横扫选举,硬生生从议会200个席位里抢下80席,比四年前还多拿8个,底气足得当场喊出“这是我政治生涯巅峰”。他太懂普通捷克人的痛点了,通胀率飙到9.8%,面包黄油一年涨价18%,老百姓超市结账时看着账单直皱眉,谁还愿意把钱砸去远方战场?“住院没床位,老师工资低,这些钱该花在自己人身上!” 这句话戳中了近五成选民的心,毕竟觉得援乌“太多”的人都快过半了,觉得“不够”的连一成还不到。 巴比什可不是光喊口号,胜选第二天就亮明底线:国家预算里一分钱、一发子弹都不会再给乌克兰。这话直接把总统帕维尔气炸,这位北约前军事委员会主席当场怒斥“叛国”,可架不住捷克是总理掌实权,总统更多是象征性角色,再愤怒也拦不住政策转向。更有意思的是他的务实操作,允许军火企业继续对乌出口武器,还让北约接盘弹药计划,等于既给了选民交代,又没完全脱离西方阵营,算盘打得全欧洲都听见了。 老政府的“炮弹倡议”算是栽了,之前募集13亿欧元送出去350万发大口径弹药,在巴比什眼里就是“缺乏透明度的财政黑洞”,暗指里面可能藏着腐败和暴利。新政府的联合伙伴也很硬核,“自由与直接民主党”和“汽车党”跟他一个路子,三党凑够108个席位,过半掌控议会,现任总理菲亚拉气得骂“令人恶心”也没用,只能眼睁睁看着权力易主。这哪是政党轮替,分明是民意对“无限援乌”的集体反弹,毕竟中欧国家和西欧不一样,60%的中东欧民众都觉得经济该优先于援乌,西欧却只有30%。 更让欧盟头疼的是连锁反应,巴比什刚胜选就给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打电话,加上已经转向的斯洛伐克,中欧三国差点凑成“反援乌联盟”。欧尔班直接在社交媒体道贺,喊着“这对欧洲是好消息”,明摆着要在欧盟投票里“协同作战”。要知道捷克之前可是援乌“模范生”,连北约首个公开派兵援乌的勇气都有,现在突然倒戈,欧盟的援乌阵线直接裂开个大口子,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都急了,直言弹药断供会影响冬季反攻。 新政府的施政纲领更狠,不光停援乌,还要跟欧盟硬刚。放话2030年前不加入欧元区,还要修宪保住捷克克朗,说这是抵御经济风险的“最后堡垒”。欧盟的“绿色新政”被他们骂成“意识形态自杀”,2035年禁售燃油车的计划直接反对,就因为汽车产业占捷克工业产值10%,养活18万人,没人愿意砸自己人的饭碗。对华政策也悄悄转向,前任政府跟着帕维尔对华强硬,结果2025年上半年中捷贸易额暴跌19%,45亿克朗投资冻结,汽车、机床出口订单断崖式下滑,旅游业也跟着遭殃,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新政府可不想再干。 其实这事儿本质就是民生压倒地缘政治,当老百姓连基本生活都受影响,谁还关心远方的战争?巴比什抓住的就是这个核心,减税、提养老金、增公共服务,每一个承诺都踩在选民的需求点上。欧盟想靠意识形态绑定成员国无限援乌,却忘了中东欧国家的经济承受力,这种分歧只会越来越大。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