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采购量破记录,还是从印度购买的! 11月5日英媒报道:中国从印度进口油菜籽粕量达到了创纪录的48.8万吨,去年也只有6万吨而已! 今年4到9月这半年,咱们从印度买的油菜籽粕就达到48.8万吨,去年一整年才6万吨,翻了8倍还多,确实是创纪录的量。 你可能会问,好好的为啥突然从印度买这么多?根本原因就是加拿大那边先搞事情,之前咱们的油菜籽粕大多从加拿大进口,2024年光从加拿大就买了200多万吨,几乎垄断了咱们的进口市场。 结果去年加拿大违反世贸规则,对咱们的电动汽车、钢铁这些加税,那咱们肯定不能惯着,今年3月就出手反制,对加拿大的菜籽油、菜籽粕这些加了100%的关税,后来还加了反倾销保证金。 这么一来,加拿大的菜籽粕价格直接飙上去,根本没法买了,咱们只能找别的地方进货。 那为啥偏偏选印度?说白了就是划算又能顶上,你知道印度菜籽粕多便宜不?现在欧盟那边的货在汉堡港卖每吨332美元,印度坎德拉港才202美元,差了一百多美元,换成人民币就是大几百块,做生意肯定得挑实惠的。 而且印度本身是世界第三大油菜籽生产国,每年能出口200多万吨,之前主要卖给韩国、泰国这些国家,对咱们的出口占比还不到1%,有的是富余产能,刚好能补上加拿大留下的缺口。 有人可能觉得奇怪,国内就不能自己产吗?不是咱们不产,是供需得平衡,油菜籽粕这东西主要是榨完菜籽油剩下的渣,是喂猪、喂鸡、养鱼的好饲料,咱们国内养殖业规模大,需求一直很旺。 虽然去年底国内菜粕库存看着涨了不少,两广地区库存比前年多了一倍多,但自从对加拿大加税后,大家都担心后面供货跟不上,肯定得提前找好下家备货。 而且全球油菜籽供应本来就紧,加拿大、欧盟这些主要产地今年产量都降了,库存也在减,咱们不找印度买,难道等着断货? 不过话说回来,印度这货之前可不是咱们的首选,早在2011年,咱们也从印度买过不少,但后来检测出他们的菜籽粕里有孔雀石绿污染,这东西对动物和人都不好,当时就暂停进口了。 后来虽然恢复了,但条件卡得特别严,现在全印度也就3家公司能给咱们供货,就是怕再出质量问题,咱们可不是啥都要,质量关把得严着呢,能进来的都是符合标准的货。 印度那边其实也盼着给咱们供货,他们国内最近菜籽粕有点卖不动,价格都跌到每吨200美元左右了,比去年便宜了不少,正愁没销路。 咱们一加大采购,印度农户立马就有干劲了,今年油菜籽种植面积都涨了7%到8%,预计能创历史新高。 印度政府还特意把油菜籽的最低收购价涨了4.2%,就是想鼓励农民多种,好卖给咱们,他们那个行业协会的负责人都公开说,希望咱们放宽点标准,这样每年能给咱们供50万吨,可见多看重咱们这个市场。 可能还有人担心,会不会依赖上印度?完全没必要,咱们这是典型的“货比三家”,除了印度,还在从澳大利亚、俄罗斯这些国家进货,就是为了不让供应被一家卡脖子。 而且印度现在能给咱们的量也就这么多,他们国内还要用一部分,分给其他国家一部分,就算全力供应,一年顶多也就50万吨,跟之前从加拿大买的量比还差不少。 说白了,就是临时补缺口的权宜之计,等哪天加拿大态度端正了,或者其他国家有更划算的货,咱们该换还得换。 这事儿其实也能看出来咱们的底气,以前加拿大总觉得咱们离不开他们的菜籽粕,想拿这个当筹码,结果咱们转头就能找到替代货源,还能把价格压下来。 印度那边因为咱们的采购,不光农户赚了钱,他们自己的菜籽油供应也改善了,毕竟菜籽榨完粕剩下的油就能自己用,减少了食用油进口,这也是双赢的事儿。 所以别觉得从印度买得多就奇怪,这都是市场规律和贸易反制结合的结果,既没让国内养殖业断了饲料,又反制了加拿大的不合理行为,还拿到了便宜货,怎么看都是挺明智的选择。 要是加拿大以后能好好谈,取消不合理关税,说不定咱们还能再买他们的,但现在这情况,印度的货确实是最合适的。 参考资料: 英媒:中国采购量破纪录,推动印度油菜籽种植面积创历史新高 2025-11-05 22:42·观察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