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亡于袁绍,明亡于袁崇焕,清亡于袁世凯,这给袁崇焕的“翻案风”是从啥时候刮起来

混沌于浮云 2025-11-08 23:42:47

东汉亡于袁绍,明亡于袁崇焕,清亡于袁世凯,这给袁崇焕的“翻案风”是从啥时候刮起来的? 袁崇焕这家伙,出生在万历十二年,广东东莞水南村一个普通人家,早年跟爸妈搬到广西梧州藤县那边。他从小念儒家书,二十岁进县学当生员,乡试老是落榜,直到万历四十七年三十五岁才中进士,进翰林院做庶吉士。那时候明朝边境乱套,后金势力窜起来,袁崇焕对打仗感兴趣,常跟哥们聊边防事儿。 天启二年,后金拿下广宁,明军崩盘,袁崇焕一个人骑马出关瞧山海关形势,看到关外一片狼藉,士兵没精打采。他写奏折求守边,兵部尚书王在晋看中他,任命佥事管监军。到宁远后,他整顿城防,督促士兵加固工事。 天启六年正月,努尔哈赤带十三万大军打宁远,袁崇焕领两万明军扛住,用红夷炮轰击,后金伤亡重,努尔哈赤中伤几个月后挂了,明军算大胜。天启七年五月,皇太极又打锦州宁远,袁崇焕升辽东巡抚,组织伏击,后金吃亏大,这次宁锦战役让后金暂缓进攻。 崇祯二年,袁崇焕当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他跟东江总兵毛文龙不对付,觉得毛军纪烂,耗钱没用。六月去皮岛见面,列十二条罪,杀了毛文龙,这事儿闹大,崇祯不高兴但没罚他。袁崇焕生平争议大,有人说他守边有功,挡住后金入侵,但杀毛文龙让东江防线弱了,还被指私下议和,历史评价两极分化。 东汉末年,宦官横行,外戚争斗,朝廷烂透。袁绍出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家族牛气。他年轻时掺和讨宦官,灵帝死后跟何进合作杀十常侍,却把董卓引进京乱政。袁绍跑出洛阳,在渤海起兵讨董,拉十八路诸侯联盟,但内部闹矛盾,袁绍协调不了,董卓烧洛阳西迁,各诸侯占山头。 建安五年,袁绍占冀青幽并四州,兵十万粮多,南下打曹操,在官渡僵持。曹操粮少,袁绍听谗言拖着不打,曹操偷袭乌巢烧粮,袁军崩盘。袁绍败后势力缩,儿子们争位,曹操灭了袁家残部。东汉在军阀战乱中名存实亡,到献帝让位曹丕,东汉完蛋。很多人说袁绍开启割据时代,中央管不住地方,加速王朝崩。 袁绍历史评价不高,志大才疏,用人不当,官渡败仗成转折,东汉灭亡他负大责。明末党争凶,边患多。袁崇焕守边胜仗多,但杀毛文龙得罪人。后金皇太极用反间,散布袁通敌谣言。崇祯二年十一月,后金绕蒙古入关,逼北京。袁崇焕带关宁铁骑回援,挡住进攻。但崇祯疑他引敌,下令抓他,狱中审罪。 崇祯三年八月,袁崇焕西市磔刑,死后关宁军散,明边防空。明朝灭亡,有人说袁死直接导致防线破,李自成进京,崇祯上吊。袁崇焕影响明亡大,杀毛文龙让后金侧翼无忧,反间计得逞加速明军衰。清末列强欺,内乱频。袁世凯早年去朝鲜平壬午兵变,抓叛首。光绪二十四年,练北洋新军,小站阅兵。戊戌变法败,袁告密谭嗣同,关光绪。 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各省独立。清廷召袁当湖广总督,后内阁总理。他跟南方革命党谈,逼隆裕太后退位诏。宣统读诏,袁接旨,清亡。袁世凯成清灭推手,窃革命果实,当民国总统。袁世凯清末民初活动多,推动新政练新军,但帝制自为失败。 袁崇焕被抓后,关诏狱几个月,审问定通敌罪。崇祯三年八月二十二日,北京西市行刑,绑木柱割肉,百姓争抢吃。袁死十二年后,明亡,清入关。顺治修明史,袁案定叛。康熙时,文人私下议袁不公,谈守边功。乾隆四年,清廷缓汉人情绪,重审明末案。乾隆批折,为熊廷弼袁崇焕昭雪,称忠护国,恢复名誉,入乡贤祠。 袁后人归葬广东,立碑记事。从乾隆起,袁翻案风兴,史书改忠臣形象,延续今。清为袁平反因政治,安抚汉族,乾隆心机深,用忠君值宣扬。袁崇焕争议持续,功过难定,但翻案从乾隆始,影响历史观。

0 阅读:46

猜你喜欢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