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原平市夜盗铝矿黑幕:村干部深夜"掘金",监管为何"失明"?
夜幕低垂,山西省忻州原平市大牛店镇水泉村后的深山里,车灯在夜色中划出诡异的光带,装载机疯狂掘进,铝矿石被连夜装车运走,留下满目疮痍的山体和村民们紧锁的眉头。这场由村干部牵头的"暗夜掘金",不仅掏空了山体,更击穿了基层治理的防线,而监管部门的"走过场"式核查,让公众不禁追问:是敷衍塞责,还是另有隐情?
"半夜就开工,天不亮就停”。水泉村村干部与外来人员勾结,近半年来持续在村属山地非法盗采铝矿石。他们利用夜色作掩护,规避巡查,雇佣机械无序挖掘,将珍贵的矿产资源低价出售牟利,所得款项去向不明。
暗访发现,盗采点隐藏在深山沟谷中,现场遗留着散落的铝矿石和新鲜的挖掘痕迹,山体植被被大面积破坏,"以前这山绿油油的,现在到处是豁口,下雨就怕滑坡。乡镇执法部门每次都是"来了看一眼就走",盗采行为反而愈发猖獗。 更令人费解的是监管部门的"缺位"。与此前原平市段家堡乡私挖乱采案中的监管失职如出一辙——当时涉案企业以养殖名义非法采矿两年,直至网络曝光才被查处,8名相关责任人随后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
"村干部本该守土尽责,却成了盗采团伙的'保护伞',镇政府监管部门的核查更像走过场,解释到现在有现场了没有逮到现场挖矿就没有下文了,说到这背后肯定有利益勾结!大肆牟利。而水泉村的盗采事件中,村干部利用职务便利掌控山地管理权,监管部门核查流于形式,形成了"盗采-包庇-分赃"的黑色链条雏形。
铝矿石作为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非法盗采不仅造成资源流失,更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静乐县曾查处一起同类案件,当事人非法盗采30吨铝土矿即被没收矿石并高额罚款,彰显了"零容忍"的治理态度。反观水泉村盗采案,参与人员身份特殊,却迟迟未得到实质性查处,这与忻州市推进矿产资源整治的要求背道而驰。
希望有关部门能彻底调查。此事不仅关乎一座山体的修复,更关乎基层公信力的重建。当村干部沦为"利益猎手",监管沦为"稻草人",受损的不仅是生态环境和集体利益,更是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
追问仍在继续:水泉村的盗采所得究竟流向何方?监管部门的"走过场"背后是否存在权力寻租?这场深山里的黑色交易,何时才能被彻底揭开?
我们将持续追踪报道,期待一场真正的彻查,还山体以青绿,还村民以公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