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一个麻风病人,她的双脚已经腐烂,看着挺恐怖的 话说民国时候,中国麻风病

文山聊武器 2025-11-09 00:13:59

民国时期的一个麻风病人,她的双脚已经腐烂,看着挺恐怖的 话说民国时候,中国麻风病闹得挺凶,据老资料显示,那时候全国患者起码有上百万,占了全球三分之一。病主要是通过汉森杆菌传播,潜伏期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好多人一开始没当回事,等到皮肤起斑、神经坏死,手脚麻木变形,才知道中招了。 南方省份像广东、福建、广西这些地方发病率高,因为气候湿热,细菌容易滋生,加上穷乡僻壤医疗差,病一传开就收不住。北边儿地方少点儿,但也零星有。早期没啥特效药,患者就靠些中药熬汤喝,或者抹点油膏,基本没用。传教士从国外进来后,才带了些西医办法,但覆盖面小,大部分人还是自生自灭。患者外形变化大,脸肿成狮子样,手指弯曲像爪子,脚底溃烂穿孔,走路都费劲。 社会上对这病歧视老深了,好多人觉得传染性强,沾上就完蛋,其实传播主要靠长期密切接触,不是随便碰一下就得。结果患者一确诊,家里人往往先撂挑子,丈夫扔下老婆,父母赶走孩子,亲戚躲得远远的。村里人更狠,直接不让患者进门,怕带坏风水啥的。官府也没好政策,早年间清末就学国外搞隔离,但民国继承下来,执行得七零八落。 教会建了些麻风病院,像是广东的东莞德国人医院,或者汕头市立麻风病院,这些地方收容患者,推行严格隔离,病人进去就出不来,等于关牢笼。美北浸礼会那些传教士推的模式是彻底切断接触,病人住村落里,自给自足,但条件苦,吃的穿的都缺。英国长老会柔和点儿,从麻风院到乡村诊所,边治边观察,不那么死板。 话说回来,这些政策出发点是防扩散,可实际对患者不人道,很多人被强制拉走,扔进棚子不管死活。1937年广东就出过大屠杀事件,官府下令清剿麻风病人,好几百人被枪杀或服毒,传教士看不下去,偷偷帮着藏人或治病,但也没挡住。患者里女性更惨,双重歧视,病了不光身体毁,名声也臭,社会觉得女人得这病是道德败坏,家里直接遗弃。 资料显示,民国后期统计,女性患者比例不低,但记录少,因为她们往往藏着掖着,不敢求医。病进展到后期,双脚腐烂是常见事儿,神经坏死导致没痛感,伤口反复感染,肉烂掉露骨头,苍蝇围着转。没钱治的就流浪街头,乞讨过日子,路人扔俩铜板还捂鼻子。教会医院虽有,但床位有限,优先收重症,普通人排不上。 国民党政府试着管,1935年左右成立中华麻疯救济会,推隔离村落,让所有患者关进去,断了外界联系。科学家说这是控制传播第一步,可患者权益呢?没人管。麻风季刊那些杂志登数据,1939年全球300万患者,中国100万,疫情重灾区在西南,落后地区医疗跟不上,病人被当畜生赶。隔离政策学国外,挪威模式啥的,但中国国情不一样,穷地方执行成迫害。患者进院后,日子单调,干农活儿维持,吃的粗粮,医疗就抹油膏或打针,效果慢。 教会医生像那些德国人、美国人,带了磺胺药试用,但大规模推广要等到40年代末。社会态度根深蒂固,儒家文化里觉得病是报应,宗教上更迷信,佛教道教说前世孽。患者被污名化,叫麻疯鬼,孩子见着就扔石头。官府有时下令活埋,西南记录多,病人挖坑扔进去,土一盖完事儿。传教士抗议,写报告给国际,但中国精英也加入,推动建院,觉得这是现代化。话说隔离有效吗?数据说民国末患者从50万降点儿,但主要是统计不准。新中国成立前,麻风还是大问题,患者总数没准儿50万以上。 女性患者案例少见详细记录,但从季刊看,不少女人因病离婚,流落街头,双脚烂了爬行乞食。歧视不光家庭社会,医疗圈也带偏见,医生不愿碰,怕传染。隔离村建了上百个,分布南方,病人进去后结婚生子,但孩子往往没病,也关着。政策说隔离控制增长,可实际加剧歧视,患者出不来,社会更怕。

0 阅读:41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