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克文:“当前中美战况主线,其实是:美国捅中国外贸,中国捅美国股市。中国经济靠生

不负赋墨尘 2025-11-09 01:11:56

卢克文:“当前中美战况主线,其实是:美国捅中国外贸,中国捅美国股市。中国经济靠生产,美国经济靠金融。两国都在打对方要害。中国是二战后,唯一一个,敢这样直接打美国要害的国家。”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2018年,美国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的钢铝、集成电路等商品加征了高额关税。   接下来的几年里,美国不断升级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政策,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迫使中国在知识产权和补贴政策上做出妥协。   尤其是芯片领域,美国一方面限制了中国企业购买先进芯片,另一方面对中国的半导体技术进行了全面封锁,甚至开始对中国最先进的华为昇腾芯片进行针对性制裁。   美国的这些举措,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中国外贸的空间,尤其是在高端技术领域的产品。比如说,在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等领域,出口订单的削减让一些中国企业面临较大的压力。   许多依赖这些高端零部件的生产线停滞不前,导致订单推迟或取消。美国通过这种方式,试图打断中国生产制造的节奏,迫使中国放弃对其技术和产业链的依赖。   然而,美国的策略并没有完全实现目标。中国虽然在短期内外贸受到了影响,但凭借强大的产业链基础和灵活的应变能力,中国开始逐步打开新兴市场,特别是在东南亚和中东地区。   这一转型不仅让中国的出口市场更加多元化,也有效减轻了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2024年,中国的对美出口占比虽降至14.7%,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增速却达到10%,显示出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韧性和竞争力。   相比之下,中国的反制策略更具针对性且深入美国金融体系的核心。   美国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股市、债市和消费市场,特别是美债,它几乎是全球资金的“避风港”。但随着美国不断加剧对中国的贸易打压,尤其是在科技领域的封锁,中国决定从金融方面进行回击。   自2018年以来,中国逐步减少了在美国国债市场的投资。2025年初,中国的美债持仓降至7307亿美元,为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这种操作无疑对美债市场造成了影响,因为美国财政赤字不断攀升,需要不断依赖国际资金来填补这一空缺。中国的减持直接影响了美债市场的流动性,并导致美国债券收益率上升,融资成本随之增加。   而且,中国还通过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逐步削弱美元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的主导地位。2025年6月,美国与沙特的石油美元协议到期,沙特开始与中国达成更多以人民币结算的石油交易协议。   数据显示,沙特对华石油贸易中的人民币结算占比直接突破了45%,是前一年的两倍多。中国推动的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应用,这使得各国不再完全依赖SWIFT等传统金融系统,也削弱了美元的控制力。   通过这些措施,中国不仅成功减少了对美元的依赖,还进一步巩固了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尤其是在能源领域,石油人民币的崛起对美元霸权构成了实质性的威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降至56.32%,创下1995年以来的新低。   与中国依靠制造业支撑经济不同,美国经济的核心依赖于股市、债市等金融工具。2025年,美股市值已经超过GDP的363%,远远超过互联网泡沫时期的212%。   这表明,美国的金融市场已经严重依赖资金的流动性和杠杆效应。一旦市场出现波动,整个金融体系都可能受到影响。   中国通过减持美债,间接加剧了美国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而每一次中国减持的消息传出,华尔街都会出现剧烈波动,美股科技股的价格会受到直接冲击。   这是因为,美国企业和投资者大多依赖于美债市场进行融资,债券收益率的上升意味着企业融资成本的提高,从而影响到股市的流动性和估值。   美股的高市值和美国过度依赖金融杠杆的模式使得整个经济体系变得非常脆弱。任何金融市场的震荡,都可能引发消费下降、投资放缓等连锁反应,进而拖累整个经济。   因此,尽管美国的股市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它的脆弱性也使得中国的金融反击更具威胁性。   与美国金融依赖的脆弱性相比,中国的经济韧性体现在其强大的制造业和稳定的生产链上。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而且还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着核心角色。中国的外贸虽然受到贸易战影响,但依托全球完整的产业链,中国的制造业仍然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

0 阅读:134

猜你喜欢

不负赋墨尘

不负赋墨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