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实锤?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野猪,吃得满嘴流油!观众称“丢的骨头都比其他选手食物好”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参加“七星山·骆驼杯”国际极限荒野求生挑战赛的选手们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时,一段视频彻底引爆了网络——一对名为“齐心兄弟”的参赛选手,竟然在深山老林里吃上了热气腾腾的烤野猪肉,建弟对着镜头大口啃肉,油光满面,连扔进火堆的骨头都还带着肉渣;哥哥建哥则一脸满足:“今天是个好日子,吃到满嘴流油,肥肉都烤干了,油也一滴没浪费,全收在竹筒里。” 这一幕,让正在啃野果、挖树根、吃虫子的其他选手显得格外心酸。尤其是医学生林北,日复一日靠猕猴桃、山药、野梨维持生命,自称“减肥三件套”,一天三顿不重样,体重已狂掉二十多斤。而场上唯一的女选手“冷美人”杨朝芹,也在风雨中坚持了一个月,手指冻裂、浑身湿透,只为找一口能下咽的东西。相比之下,齐心兄弟的“满汉全席”简直像开了挂。 网友瞬间炸锅:“他们丢的骨头,都比别人吃的强!”“这哪是荒野求生?这是野猪自助餐吧?”“剧本是不是太明显了?” 面对质疑,赛事主办方很快回应:没错,这头野猪,确实是节目组提前投放的。 但不是野生的,而是人工驯养的二代野猪,体型较小,性情温顺,从市场上采购后统一放归山林。此外,还有珍珠鸡等动物也被投放,目的很明确——保障选手安全,避免因误捕保护动物或遭遇猛兽受伤。赛事总策划人龙武直言:“我们做的是荒野求生,不是荒野求死。” 原来,齐心兄弟并非凭空撞大运。两人从小在湘西长大,熟悉山林、会编陷阱、懂辨野味。进山前十天,他们没急着找吃的,而是摸清水源、动物足迹,在关键路径布下藤蔓网兜。发现野猪后,他们观察数日,判断其行动迟缓、非纯野生,才敢设局诱捕。整整五十多分钟的耐心引导,加上精准的陷阱触发,才将这头约20斤的小野猪成功拿下。 这一过程,虽有“天降物资”之嫌,但抓捕全靠真本事。没有刀,用石头剥皮;没有调料,采野姜木姜子增香;没有容器,竹筒储油,每一步都是生存智慧的体现。 这届比赛自10月9日开赛,百人参赛,如今只剩17人,半决赛仅剩10人时将进入决赛。冠军奖金高达20万元,坚持30天也有1万元奖励,但若中途退出,奖金清零。高回报的背后,是极端的体能与意志考验。 有人批评这不“真实”,但完全无干预的荒野,风险不可控。主办方在真实与安全之间寻找平衡,或许才是这类赛事能持续举办的底层逻辑。 齐心兄弟的野猪,不是剧本,而是一次“规则内”的机会捕捉。他们赢的,不只是运气,更是准备、经验与胆识。

红色感叹号
剧本。还不是野生,那就是人工投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