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警没用”!上海,某大学女生价值4399元的苹果手表在宿舍不翼而飞,通过手机定位查询,手机最后出现的位置指向室友的床铺。可没想到女生报警时被辅导员多次阻拦,称“警方没有我们快”,最新消息,该女生已申请退学。 这话听着荒诞,却真实发生在校园里。女生入学刚军训完,宿舍就塞进了个“特殊室友”,自那以后,怪事就没断过。 今天张三的洗面奶少半瓶,明天李四的口红不翼而飞,起初大家只当是疏忽,没往心里去。 直到女生的手表丢了,iCloud定位钉死在新室友床铺下方,这才戳破了“疏忽”的假象。 面对质问,新室友不仅不承认,反倒倒打一耙,说女生故意栽赃。气不过的女生掏出手机要报警,辅导员却踩着点赶来阻拦。 更讽刺的是,女生后来才知道,这位新室友在原宿舍就有多次盗窃嫌疑,辅导员早已知情,却还是把她安排进了自己宿舍。 女生要求让偷窃嫌疑的室友搬离,辅导员却来了波颠倒黑白,让受害的几个女生换宿舍,不搬就直接断电施压。 好好的宿舍成了“避难所”,受害者反倒成了需要退让的人,这逻辑实在让人费解。 女生越想越寒心,这学上得憋屈,干脆提交了退学申请。可没想到,更过分的还在后面。 她在校上课满打满算就四天,学校却扣了5330.6元的费用,问起收费明细,校方只字不提,只说“按规定扣除”。 手表没找回来,小偷没受惩罚,维权被阻拦,退学还要被宰一笔,女生的遭遇让人心疼又愤怒。 按多所高校的违纪条例,盗窃2000元以上财物就可能被留校察看或开除学籍,4399元的金额早已达标 。 而《刑法》里也写得明明白白,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辅导员既不依规处理,也不配合警方调查,反而百般阻挠、撕毁女生的维权材料,之后干脆请假一周躲了起来。 有人猜测新室友背景不一般,否则辅导员不会如此“保驾护航”,虽无实锤,但这份偏袒已经写在了明面上。 高校本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可这里却成了“护短”的温床,辅导员的权力没了边界,学生的权益没了保障。 网友说得好:“身正不怕影子歪,要是没偷,何必拦着报警?要是真偷了,又凭什么包庇?” 女生后来打了12345投诉,学校只轻飘飘问了句“你想怎么解决”,便没了下文,直到媒体关注后,才含糊其辞说“等待执法机关决定”。 一块手表,照出了校园管理的漏洞,也照出了某些人的私心。受害者被迫退学,施害者逍遥法外,这样的结果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教育的底线是公平公正,管理的底线是依法依规。如果连学生的合法权益都保护不了,连基本的是非都分不清,这样的校园又怎能让人安心? 截至目前,警方的调查还在走程序,手表依旧下落不明。女生的父亲说,不想再争吵,会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可维权的成本太高,一个学生要对抗学校的官僚作风,要等待漫长的调查流程,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这件事不止是一起校园盗窃案,更关乎学生的安全感,关乎教育的公信力。辅导员的权力该如何约束?校园的“关系网”该如何打破? 受害者不该为他人的错误买单,盗窃者也不能仗着“内部处理”就逃避惩罚。希望相关部门能彻查到底,还女生一个公道。 也希望所有高校都能引以为戒,别让“内部处理”变成“包庇纵容”,别让校园里的正义,输给了人情和私心。 你觉得学校的处理方式合理吗?如果是你遇到这种事,会选择妥协还是维权?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