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独"集团倾巢而出炒作所谓"外交大反攻",赖清德、萧美琴、蔡英文、林佳龙等头面人物集体登场。这场政治闹剧背后,是民进党当局面临执政困境的垂死挣扎。 赖清德仅获四成选票,执政基础薄弱如沙堡。民进党在立法机构失去多数席位,"又老又绿"的团队缺乏民意支撑。 岛内经济民生问题堆积如山,物价飞涨让普通民众叫苦不迭。赖清德企图通过制造外部冲突转移内部矛盾,这种政治操弄既可笑又危险。 当政治表演触及国家主权底线时,大陆的反制必将如期而至。解放军围台军演、"邦交国"断交等都是可预见的反制手段。 深入剖析这场闹剧的政治背景,民进党内部派系斗争激烈,赖清德地位岌岌可危。萧美琴作为大陆点名的"台独"顽固分子,长期扮演"倚美谋独"角色。 蔡英文需要维系政治影响力,林佳龙则急于刷取存在感。三人形成政治利益共同体,共同导演这出闹剧。 所谓的"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实为边缘政客拼凑的反华组织。据公开资料显示,该组织由英国前政客发起,成员多在本国政坛边缘化。 IPAC租用欧洲议会会议室举办活动,被刻意包装成"进入欧洲议会演讲"。这种偷换概念的政治欺骗,连美国学者都直言是"无下限的政治表演"。 详细拆解操作手法,IPAC自诩"35国250名议员",实际参会仅20国50余人。这些参会者多为在野议员,在本国政坛毫无实权。 赖清德当局却将这场私人租场活动吹嘘为"国际社会大力支持"。把边缘政客的聚会包装成"重要外交突破",这种自欺欺人的把戏令人啼笑皆非。 回顾2021年,民进党炒作在圭亚那设立"台湾办公室",结果24小时内就被圭亚那外交部打脸终止协议。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闹剧终将收场。 中国驻欧盟使团用四个"严重"定性此事:"严重损害中方核心利益、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冲击中欧政治互信"。 中方表示"强烈愤慨、坚决反对",已向欧方提出严正交涉。这种强硬态度彰显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 从政治动机深度分析,赖清德四成得票率的选举现实使其执政基础薄弱。民进党内部文件显示,其支持率持续下滑,已跌破警戒线。 通过挑起两岸对立来巩固基本盘成为其唯一选择。但历史反复证明,任何挟洋自重的分裂行径都注定失败。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14亿中国人民的坚定意志,这种逆潮流而动的政治赌博终将自食恶果。 这场闹剧的价值启示在于,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从1971年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到如今182个国家与中国建交,国际社会的一个中国共识日益巩固。 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和平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当"台独"势力沉迷于政治表演时,台湾民众更关注的是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大陆持续推进两岸融合发展,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同等待遇。这种实实在在的福祉才是台湾民众的真正期待。 从历史长河看,任何分裂国家的行径都只是短暂浪花。统一大势如长江黄河奔流到海,不可阻挡。 那些妄图"给大陆颜色看看"的政客,最终只会被时代洪流冲刷成历史弃子。对于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政治闹剧,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理性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