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国1300天劝和路,让美国看清战争无赢家

冷紫叶 2025-11-10 12:07:51

俄乌战争已经打了1300多天,在这场战争中,美国逐渐意识到,某个东方大国一开始就选择劝和而非斗争的路线,虽然在这场战争中没有直接参与战斗,但始终没有放弃劝和,积极支持和平解决。 没人比美国更清楚这场战争的烧钱程度,拜登政府早年一门心思给乌克兰送武器,觉得靠武力能快速压垮俄罗斯,结果打了三年多,俄军没垮,乌军的反攻也屡屡碰壁。 等到特朗普重返白宫,政策立马转了向,从“浇油拱火”改成要当“调停人”,还拉着普京在阿拉斯加见面谈和平。可这时候再想谈哪有那么容易,俄乌双方在领土、安全保障这些核心问题上寸步不让,两次土耳其和谈只换来了战俘交换,实质性进展一点没有。 就在美国来回调整策略的时候,那个东方大国的立场从始至终没变过,早在2022年冲突刚爆发没多久,中国就亮明了态度,不是选边站,而是要劝和促谈。 当时王毅外长就提出过防止人道危机的六点倡议,后来习近平主席跟拜登视频通话时,更直接给出了和平方案,强调当务之急是停火止战,长久之计得靠构建均衡的安全架构。那会儿美国没太当回事,一门心思搞对俄制裁,觉得靠施压能解决问题。 可制裁没起到预想的效果,反倒把全球经济拖得更糟,俄罗斯的炼油产能虽然降了四成,却靠着能源出口照样撑着战场消耗;欧洲企业因为能源成本飙升关门的不少,普通民众冬天取暖都成了难题。 这时候美国才慢慢回过味来,之前那种“非黑即白”的斗争思路根本走不通,尤其是2025年联合国安理会表决涉乌决议时,中国投了赞成票,傅聪大使在发言里特意提到“这是谈判解决的关键时刻”,这话算是说到了不少国家的心坎里。 那场安理会投票挺有意思,美国自己提的决议草案,核心就是呼吁快速结束冲突,中国和俄罗斯居然都投了赞成票。欧洲国家想加修正案,把“俄乌冲突”改成“俄罗斯全面侵略”,结果没通过。 这事儿让美国看明白了,想靠道德绑架逼俄罗斯让步不现实,反而会把和谈的门彻底堵死。反观中国一直强调的“要处理冲突根源”,虽然俄罗斯后来提的相关修正案没通过,却戳中了问题的要害,这场战争不是凭空爆发的,不解决背后的安全关切,就算暂时停火也还会再燃。 战场的现实更让美国不得不认账,2025年的夏季攻势打完,俄军说拿下了两千多个定居点,乌军说成功阻击了进攻,可谁都清楚,这种胜利没意义。 俄军原计划要突入第聂伯罗州,结果被乌军增援部队挡在了波克罗夫斯克外围;乌军炸了俄罗斯的新罗西斯克港,让每天两百万桶的原油出口受了影响,可自己的能源设施也被俄军炸得频繁停电。无人机满天飞,冬天快到了,双方还是在互相拆基础设施,这种消耗战美国再想兜底都觉得吃力。 特朗普后来在社交媒体上骂俄罗斯是“纸老虎”,可转头就逼着俄方十天内停火,这前后矛盾的态度恰恰说明美国没辙了。普京那边也趁机释放善意,说尊重美国想快速结束冲突的立场,自己也希望和平解决,还主动提了临时性停火。 两边的态度变化,其实都绕不开中国一直以来的劝和努力,毕竟从2022年到2025年,不管战场形势怎么变,中国从来没放弃过斡旋,一会儿跟乌克兰谈重建基金的可能性,一会儿跟俄罗斯聊能源合作空间,始终在为和谈留着口子。 欧洲的态度转变也帮美国下了台阶,冯德莱恩、马克龙这些领导人虽然还在强调乌克兰的领土完整,却也开始说“需要进一步会谈”,还支持搞俄乌美三方会议。他们心里清楚,再耗下去欧洲先扛不住,而中国提出的“均衡安全架构”,其实正是欧洲一直缺的,既不能让俄罗斯觉得安全受威胁,也得给乌克兰合理的保障,这事儿靠打仗办不到,只能坐下来谈。 现在再看,美国那些决策者该明白过来了,那个东方大国从一开始就选的劝和路线,不是没道理的。不直接参与战斗,不搞阵营对抗,反而能在各方之间架起沟通的桥。 1300多天的战争打下来,导弹炸不掉分歧,制裁解不开死结,只有像中国这样一直坚持劝和、积极创造谈的条件,才真的有可能把这场麻烦拖向和平。毕竟到最后,不管是美国、欧洲还是俄乌双方,没人想让这场战争一直耗下去。

0 阅读:242

猜你喜欢

冷紫叶

冷紫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