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要求澳大利亚表态,战时是否愿出兵台海,澳当局的回应斩钉截铁。“若台海爆发冲突,

菲菲的信笺 2025-11-10 18:14:33

美要求澳大利亚表态,战时是否愿出兵台海,澳当局的回应斩钉截铁。“若台海爆发冲突,澳大利亚是否愿出兵?   2022年3月的时候,时任澳大利亚国防部长的彼得·达顿还敢说一句“向台湾提供军火”。更早之前,彼得·达顿还表示澳大利亚会“直接派兵”,其态度的软化显而易见。   而这三年的时间过去了,地区力量格局不仅发生了显著变化,澳大利亚自身的利益诉求也在经济与安全的天平上不断摇摆。   今年中澳双边贸易额预计将达到3250亿美元,中国连续多年稳居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占其总出口的30%以上,单是铁矿石一项就有70%销往中国,这些数据背后是澳大利亚矿业数百亿的营收和上百万个就业岗位。   10月29日澳大利亚贸易部长法瑞尔还在堪培拉联谊日活动上强调中澳自贸协定带来的巨大好处,从农业到资源,从旅游到教育,多个领域都在享受合作红利。   这种经济上的深度绑定,让澳大利亚在做出任何可能影响对华关系的决策时,都不得不三思。   军事层面的现实差距更甚,随着福建舰航母作战群前几天的正式服役,中国海军的区域拒止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这艘8万吨级的电磁弹射航母,不仅能搭载歼-35隐身舰载机和空警-600预警机,其作战半径更是覆盖了台海及周边海域。   对比之下,澳大利亚海军目前的主力舰艇不足20艘,且多为中小型护卫舰和驱逐舰,即便加上AUKUS联盟框架下的核潜艇计划,首批核潜艇也要到2040年后才能形成战斗力,当前澳方所谓的“军事干预能力”只能停留在纸面上了。   今年澳大利亚国防预算虽较去年有所增加,但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到了新型装备的研发和采购上,实际可调动的远洋作战力量相当有限。而台海距离澳大利亚本土超过3000海里,这种后勤补给线的长度对任何国家的海军都是巨大考验。   最有意思的要数澳大利亚政商界的态度转变,中国澳大利亚商会今年6月发布的报告显示,近70%的澳企将中国列为未来三年全球投资前三大优先市场,75%的受访外资企业实现盈利,51%的公司在华收入同比增长,46%的企业增加了在华投资。   这些数据说明澳大利亚企业界选择了深化对华合作,而非跟随某些政客的政治口号。   而就在上个月,澳大利亚反对党领袖苏珊·利还公开表示,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要与中国优势互补,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这种经济利益与政治表态之间的张力,让澳大利亚在台海问题上的立场越来越务实。   回顾澳大利亚近年来的国际军事行动,无论是在伊拉克还是阿富汗,都更多是作为美国的“跟班”参与,缺乏独立的大规模作战能力。而台海问题涉及中国核心利益,中国的国防力量早已今非昔比,福建舰服役后形成的立体作战体系,足以让任何外部势力掂量干预的代价。   2022年达顿的表态本就比之前“直接出兵”的说法有所软化,到了今年,面对经济上的深度依赖和军事上的巨大差距,澳大利亚当局即便在美方压力下做出回应,也必然会避开具体的军事承诺,转而用模糊的外交辞令搪塞。   毕竟在现实利益面前,所谓的“盟友义务”终究要让位于本国的发展需求,这一点从澳大利亚政商界近期密集的对华友好表态中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0 阅读:0
菲菲的信笺

菲菲的信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