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撂话,说出去的话,不收回!11月10日,就在我们对高市早苗有关言论表达强烈不满,并交涉之后,高市早苗又出来撂话了,高市早苗声称。 关于是否收回台湾发生紧急情况可能触发“存亡危机事态”的回答,高市早苗对此予以否定。高市早苗强调称:这样的言论符合日本政府的一贯立场,并不打算收回和取消。 这已经不是高市早苗第一次在台湾问题上“踩红线”了。她作为日本内阁成员,尤其是一个负责经济安全保障的政务官员,在公开场合发表这样极具挑衅意味的言论,不可能是随口一说。 从她之前多次在台湾问题上发声,再到这次在中国明确表达严重不满之后依旧坚持己见,表明她不是不知道这事的敏感性,而是明知故犯。 她的言论不光让中日关系添堵,还给日本国内的外交立场制造了不必要的混乱。日本政府嘴上说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但实际行动和表态却经常让人摸不着头脑。 从2021年以来,日本高层在涉台问题上的发言明显变得激进,甚至有时还打配合,从军事到经济无所不谈。高市早苗这次抛出“存亡危机事态”这种极端措辞。 显然不是她一个人的突发奇想。她所代表的,是日本国内越来越倾向于“安全焦虑”的那股政治力量。借着所谓“经济安全”打幌子。 实质却是给台湾问题“安全化”,把原本属于中国内政的事包装成日本的“国家危机”,这不是搅局是什么? 从国际大背景来看,美国近年来不断强化印太战略,日本作为美国亚太地区的重要盟友,某些政客自然也在“上头”。高市早苗的言论,很大程度上也是在配合美方的战略布局。 用舆论试探中国底线。如果我们还抱有幻想,觉得日本只是“说说而已”,那就太天真了。看看美国、菲律宾、日本这些国家在南海、东海的动作。 哪一个不是在不断试探,边试边看中国如何应对?高市早苗这种人,说白了就是在台海问题上“蹭热点”,但她蹭的是火药桶。 更有意思的是,高市早苗还特地撇清说自己的发言不是“日本政府统一立场”。这就好比一个人边骂你边说“我不是在骂你”,你说气不气? 她既想表达强硬姿态,又怕真把事搞大,这种两面讨好、进退两难的姿态,其实反映出日本在台海问题上根本没底气。 一方面想“刷存在感”,一方面又不敢真把中日关系彻底推向对抗边缘,说到底,是既怕中国反制,又舍不得美国的“战略蛋糕”。 高市早苗之所以敢反复提这种说法,还和日本近年国内政治生态的变化有关。日本国内保守势力逐渐抬头,右倾化趋势明显,台湾问题成了这些政客争取选票、刷存在的“工具人”。 尤其是在经济增长乏力、社会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一些政治人物更倾向于制造外部议题转移注意力。高市的发言,说白了就是典型的“政治表演”。 只不过这场表演是在台海问题上“蹭热度”,玩得太过了。而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越是这种貌似“个人言论”,越不能掉以轻心。 因为在外交上,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背后都可能是政策走向的风向标。高市这番话虽然她嘴上说不是官方立场,但她的职位决定了她说的话不可能完全代表个人。 日本国内媒体对她的报道也没有进行批评或质疑,反而大多呈现“默认”态度,这就说明她的言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获得了默许。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言论一旦被反复传播,容易在国际舆论场上形成误导,给人一种“台湾局势已经国际化”的错觉。这对中国来说,是必须坚决遏制的倾向。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是中国的红线底线。任何国家、任何政客想通过模糊表达、暧昧言辞来搅局,都是在玩火。 高市早苗说她“不收回”这句话,那我们就必须用实际行动告诉她什么叫“后果自负”。从历史来看,中日之间因为台湾问题产生摩擦并不是第一次。 上世纪七十年代建交时,台湾问题就是重中之重。几十年过去,国际形势变了,但台湾始终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日本政客不能装糊涂,更不能借口所谓的“紧急事态”来为干涉中国内政找借口。 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但对挑衅也绝不手软。高市早苗的这番话,既是一次明显的挑衅,也是一次危险的试探。我们要做的不是跟她“打嘴仗”。 而是要牢牢把握主动权,坚定立场,清晰发声,绝不给任何外部势力制造误判的空间。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政客,都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 高市早苗想撂话,那她就得准备好承担撂话的代价。中国对台湾的立场从来没有含糊过,也不会因为谁多说几句风凉话就有所动摇。 至于高市早苗的那点“小聪明”,也就只能骗骗自己人,骗不了国际社会,更动摇不了中国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