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家长心累!学校给家长留作业你怎么看?

一坨杠精 2024-01-28 21:01:30

多少年前时候,大概80后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就一直在喊给中小学生减负。

嘴上喊的响,身体却很诚实!

毕竟这玩意做成产业链了,百万漕工衣食所系,许多人要靠这个产业恰饭,于是孩子们的教育就成了恰钱的香饽饽。

而家长这边也能理解:本来已经那么卷,如果真的敢给自己的孩子“减负”,怕不是中学没上完就得被别人家孩子给卷死。

所以一直以来喊的特别响,但是雷声大雨点小。

毕竟大家都怕被带风向带进下水道。

打左灯向右转,说明什么?

说明病得不轻,大郎该吃药了。

然而在去年,终于迎来了“双减”的实施。

出发点的确是好的,降低学生们的负担,想让孩子们有个更好的童年,免得从小就没日没夜的努力去当做题家。

毕竟大家都看出来了,再努力的做题家,也干不过普通话都说不好的理塘人;况且也不是人人都有谷天才少女的精英家庭和资源。

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希望降低大家养孩子的负担,毕竟这几年的孩子出生的数据图和曲线已经没法看了。

再卷下去,怕不是别说卷死对面等他,恐怕不用大漂亮出手,自己就先卷成脑血栓了。

然而“双减”开启了半年多了,许多家长却感觉任务更重了。

孩子们的任务不一定轻松,因为虽然取缔了各种教培,但是毕竟心焦的还是家长,真的敢让孩子完全没有负担的,恐怕孩子初中毕业后就有了最重的人生负担了。

而家长心更累,因为学校整天总是搞一些稀奇古怪的任务让家长完成,家长变成了任务完成机器。

这又填写这个那个的,很多家长真心不会,更多的家长感觉时间和精力被分散了!敢怒不敢言,又怕孩子被学校穿小鞋,太难了!

学校时不时在班级群里让老师发几个二维码,搞各种APP注册或者小程序使用,只是为了完成上边交代的任务,催促家长赶快下载注册各种APP。

这些APP制作粗糙,很多都是社会上商业机构开发的而被当地教育系统“选中”(谁知道里边有没有黑箱子一样的骚操作?),然后被要求必须下载、扫码、注册,完成各种任务。

要么就是发布讲座通知,“请各位家长积极收看,让自己和孩子‘知道、做到’”。还很“贴心”地发出来收看方法,“只用通过该途径进行专家讲座的观看,才能予以积分增加与观看率统计”。

就奇了怪了,看不看不应该是家长的自由吗?为啥必须要看?新闻联播都没人要求必须看啊?这个毫不避讳的就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观看,什么意思?

这还不算,一会是收看主题网络队课,一会是做手抄报,光给家长布置任务,要求还得拍照上传,还得是横拍原图。给谁看呢?

这孩子一星期上五天学,家长不是扫这个码,就是关注那个号,还要拍照打卡。每天996就够累的了,在公司被老板PUA,回了家还要听学校PUA,干这干那的!

减负减的就学生不轻松,家长是更累了!

疫情期间,许多人收入不稳,很多行业裁员减人,吃冷冻包外卖,穿并夕夕特价,六个钱包的房贷每月要还,收入直线下降,干掉了教培之后,每天回家要亲自辅导孩子作业,还要面对这些”长亭外,古道边,芳草天”的任务,也是醉了。

疫情影响到最多的就是普通人,首先就是做小微企业和个体门店的小生意人,毕竟疫情一来,反复停摆,处于薛定谔的经营状况。

还有靠工资的上班族和手停就口停的灵活就业劳动者,他们手里的现金流,大概率可能一个月也坚持不下来。

毕竟房贷要还,车贷要还,孩子上学要钱,媳妇吃饭要钱,父母看病要钱。

这些人面对现实情况已经焦头烂额,可是“坐享上岸”的那些人,为了形式的数据,还要增加任务,给家长们加码,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魔幻?

你说这些脑臀分离的策略,真的是为了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吗?可是这些任务都是给家长布置的作业。看看这些都是什么任务吧:

首先是各种安全作业任务等等

各种安全任务作业本来是要求孩子们完成的,例如防触电、溺水、火灾以及普法、心态类等,但大家都明白,这些都是家长在做。因为孩子们要学习,根本没时间去做这些。

很多家长深恶痛绝,但毫无办法,因为人家学校要求必须百分百达标完成。

其实学校和老师们也很无奈,因为要求必须百分之百完成,不能漏掉一个,有时没办法,只能一个个通知家长。家长也无奈,表面上很配合,心里早就diss了无数遍。

他们在演戏,你配合演戏,他知道你配合演戏,你也知道他知道你配合演戏,他也知到你知道他也知道你在配合演戏......

这个死循环链无限延伸下去,精力和资源都浪费在这个上边!

然后是各种关注点赞和投票

学校会布置很多这样的任务,要求家长们关注某些平台,或者为某些链接投票点赞。

因为时代进化了,前几年爆火的投票拉粉方式过时了,但是他们有搞不出新的创意和拉粉方式,只能采取威压强制了。

毕竟孩子在人家那边,不敢不干啊!

包括评选最美老师,最美学校什么的,都要求班级群家长投票。

其实偶尔一次两次大家也能理解,但几乎所有机构都发现了这个香饽饽,人人都能“砍一刀”,只有家长没办法。

家长要忙工作,忙生存,还要忙孩子的学习,结果还要应付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

你说这到底是啥意思?真是纱窗擦屁股,给露了一手啊!

打着提升孩子素质的”知识“打卡任务

还有就是留给孩子的各种任务,例如每周规定必须从学校给的链接进去,观看“知识课”“心态课”,以及一些“如何提升孩子学习兴趣”“如何做好家庭教育”的视频,里边的讲师不知道有什么权威性,全程尬讲,还要让孩子看,孩子能看懂吗?

看不懂,那么就让家长看!家长们回家要做饭看孩子,思考明天的生活和收入,有些人还要加班干点活,还要全程看这些视频,只是因为人家要求全班要达到100%的观看。

背后的原因让人暖心是吧!

家长去早读和值班站岗

学生早读本来就是学校的任务,但很多学校为了早读质量,或者说看上去的早读质量,要求家长轮流到学校陪孩子早读。家长也是苦不堪言,自己不是老师,不知道该怎么做,关键是,工作都很忙,疫情时代,大家都为了生活努力,真的没时间。

但学校要求家长们必须去,没时间可以和其他家长协商,不能不去。

还有校门口的安全值岗,学校也要求家长参与,美其名曰为了孩子们的安全。

在任何一个学校都会存在这种情况,但家长终归不是学校的人吧,这样真的好吗?

这是要画清明上盒图吗?

最后还有各种征文、比赛和手抄报

这也是目前主流玩法,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家长,因为孩子根本不会,完全是家长在做。

比如又一个节日到了,就会要求每个孩子交一篇手抄报,有的还要参加什么比赛。

但家长很无奈,因为每学期节日那么多,不是每个孩子都有才艺,不一定能做出来好的手抄报,家长和孩子为了一张手抄报需要忙乎很长时间,很浪费孩子们的时间,更浪费家长时间。

孩子们用这段时间学习不好吗?

有人说这个能锻炼孩子的综合能力,但是目前还是唯分数论,学这个有啥用?考试没分数,初中毕业就要去打螺丝、送外卖,你说这可咋整。

最后得结果就是扫这个码,关注那个号,还要在朋友圈打卡。天天上班都够累的了,到家还得完成各种任务干这干那的。

上边把球给学校,学校给老师,老师只能给家长,家长却敢怒不敢言。其实见怪不怪,多少年了,一直是形式大如天。

而且感觉理所应当理由充分。

谁会满意呢?

只有尊重规律,尊重每一个个体的需求,尊重老师们做的努力,少点形式主义。才可能最大提高满意度!

你说是吧!

0 阅读:19

一坨杠精

简介:少林寺驻武当山办事处大神父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