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印度医生,他的真名叫纳伦德拉·维克拉玛蒂亚·亚达夫。他盗用了英国圣乔治医院约翰·卡姆教授的身份。他还伪造了外国医学学位,把自己包装成专家。 2024年12月到2025年2月这三个月里,他在印度中央邦达莫市一家医院工作。 他一共处理了64个病例,其中45个是心脏支架这类手术。这些手术直接导致7名患者死亡。 经事后调查,他可不是刚入行的骗子。他非法行医快20年了,在至少三个邦都有没了结的刑事案件。 2023年就有印度心血管专家罗宾·弗朗西斯公开质疑他,说他的医学言论全是错误。 但他还是能继续骗人,最后是市民迪帕克·蒂瓦里投诉,儿童福利委员会介入,事情才曝光。 他的资质伪造有实锤。警方调查发现,他提交的学历文件少了学生唯一注册编号这样的关键信息。 英国圣乔治医院和约翰·卡姆教授本人也都不认可他的履历。 涉事医院也脱不了干系。医院根本没核实他的资质。患者死亡后,医院也没向警方或监管部门报告。 他们还误导家属,说患者死于基础疾病。医院甚至给家属高额赔偿,阻止他们做尸检,帮假医生掩盖真相。这都是为了赚钱,一起失职。 假医生被捕前几小时还很嚣张。他给24个个人和出版方发了法律函,索赔5000万卢比,大概相当于426万元人民币。 他说自己被污蔑冒充,这更能看出他是长期行骗的惯犯。 这件事暴露了印度医疗体系的大问题。私立医院为了抢患者,特别喜欢“外国专家”的名头。 但他们只看书面文件,不会去国外的医疗机构或监管部门核实信息,跨境资质核验根本没有。 监管和举报渠道也不管用。2023年就有专业人士揭露他造假,监管部门却没当回事。 患者死亡后,医院也能轻易绕过上报流程。基层监管力量太薄弱了。 印度的优质心脏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中小城市的患者特别信任“外国专家”,假医生就是利用了这种信息差和资源稀缺性。 而且手术费用很高,一支针剂就要8000卢比,医院为了赚钱也愿意给他开绿灯。 现在印度国家人权委员会已经进驻涉事医院调查。假医生因为欺诈、伪造证件等罪名被逮捕,但他否认所有指控,案件还在审理中。 这种假医生事件在印度不是第一次发生。之前也多次曝出无资质人员冒充医生行医。核心问题是医疗监管体系的缺陷没被修复。 只要审核机制、监管执行和资源分配这些问题不解决,类似的骗局还会重演。 7名患者的死亡很让人痛心。这不是偶然的个人行骗,而是印度医疗行业只重包装不重审核、只重利益不重监管的乱象集中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