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在对中国使的招,跟当年整垮日本用的手段一模一样!如今他们计划已完成一大半,

映天真 2025-11-13 16:14:12

美国现在对中国使的招,跟当年整垮日本用的手段一模一样!如今他们计划已完成一大半,只要供应链彻底成型,到时候根本不用动武,就能达成目标。 回想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芯片和汽车风头正劲,美国眼红了,就使出汇率大棒和贸易封锁,一步步把日本经济摁住。现在轮到中国在科技领域发力,美国又旧戏重演,芯片管制、关税加码,供应链重塑已过半途。这套路熟得不能再熟,可中国不是当年的日本,自主创新的底气足得很。问题是,他们这盘棋真能下赢?中国又该怎么破局? 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像开了挂,半导体占全球市场一半以上,汽车电子产品满世界卖,美国商场里到处是“日本制造”。这让华盛顿坐不住了,贸易逆差堆成山,本土工厂订单飞走,失业率蹭蹭上涨。1985年9月22日,广场协议一签,日元从一美元兑240日元升到120日元,日本出口商品贵了,汽车厂订单掉队,电子企业成本飙升。紧接着1986年3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甩出调查,指日本芯片低价倾销。9月2日,半导体协议签下,日本承诺DRAM芯片对美出口限在9.1%到20%,还得让美国芯片进本土市场20%份额。 这还没完,1987年6月,东芝和挪威康斯伯格违反出口管制,向苏联卖九轴数控机床,美国国会直接砸东芝收音机示威,通过法案禁运三年,切断国防合同。东芝出口跌13.6%,高管引咎辞职,日本企业界人人自危。关税也跟上,美国对日本汽车加100%惩罚税,日本车企只好在美国建厂,产能外移,制造业竞争力直线下滑。广场协议后,日本股市泡沫胀破,经济增速从高速掉到低谷,技术路线还被美国引导偏了,模拟电路死磕,数字转型慢半拍。结果,日本从半导体霸主变追赶者,美国稳住老大位置。 2022年8月9日,芯片与科学法案过关,砸527亿美元建本土产能,附加条款禁受援企业在中国扩厂。表面振兴美国制造业,骨子里就把中国高端芯片链条卡死。同期10月7日,商务部出口管制启动,禁先进计算芯片和EUV光刻机卖中国,荷兰ASML董事会签暂停对华订单,韩国三星SK海力士得美方许可才能供华为。2023年10月,实体清单扩容,2024年12月又针对高带宽存储芯片加码,AI设备核心部件全锁死。 关税这老把戏更直接,2018年特朗普对华商品加25%,拜登延续,2024年5月14日宣布电动汽车关税从25%升100%,太阳能电池50%,锂电池25%,9月27日生效,覆盖180亿美元进口。光伏企业订单受阻,新能源车进美市场基本堵死,企业只好转战东南亚墨西哥建厂,供应链被迫重排。美国还拉盟友下水,2023年1月日荷韩协调机制成形,三国约定限对华技术出口,荷兰立法禁ASML光刻机卖中国。 补贴拉人入伙是重头戏,2024年8月6日,美国商务部给SK海力士4500万美元补贴加5亿美元贷款,12月19日敲定4.58亿美元直接资金,支持印第安纳州建高端存储芯片厂,2028年量产AI用HBM芯片。这不光锁产能,还撺掇日本荷兰建“芯片三国联盟”,绕开中国重构全球链条。跟当年半导体协议限份额、东芝事件砸场子一脉相承,美国野心更大,从芯片到AI量子计算全管,高校合作也卡,中国学生敏感专业难进,就是怕技术外流。 说白了,美国这套是霸权焦虑作祟,怕中国科技赶超,威胁其全球老大地位。广场协议汇率战打垮日本出口,东芝制裁断企业命脉,现在芯片法案资金注入、管制层层加码、关税逼产能移,目标直指中国经济升级喉咙。计划已过半,盟友产能本土化,高端材料设备渠道堵七成,中国短期依赖外部供应压力不小。但这也暴露美国底气不足,全球产业链本该互利共赢,他们却搞小圈子排他,损人不利己。 中国不一样,有14亿人内需大市场,工业体系全,自主研发劲头足。面对封锁,坚持自力更生,华为海思、中芯国际砸钱搞国产芯片,光伏新能源已全球领先,供应链本土化加速。企业转战“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共赢,拉发展中国家入局。技术封锁反而逼中国创新,实验室攻关不停,专利申请全球第一。这场较量,美国老套路难改,中国自信满满,化压力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遏制新兴力量的把戏都玩不转。日本当年栽了,但中国有党的坚强领导,亿万人民齐心,科技自立底子厚。供应链重塑若成,美国想不费一枪一弹钳制中国,可中国早有备,多元路径走得稳。长远看,这帮美国认清现实,全球合作才是王道。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坚定维护核心利益。

0 阅读:0
映天真

映天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