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南将军抛出“惊人言论”!   他说:“1万多日本人,面对19万东北军发

红日观全局 2025-11-15 17:47:03

金一南将军抛出“惊人言论”!   他说:“1 万多日本人,面对 19 万东北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我们有将近 20 倍于敌人的军力,却在短短两天丢掉奉天,一星期丢掉辽宁,2 个月内让东北大片领土沦陷,为什么我们要抗美援朝,这般屈辱的历史就是最好的解答!”   金一南将军这番话,听起来振聋发聩,九一八事变时,中国兵力占绝对优势,却在一夜之间失城、两月丢地,这样的耻辱,不只是数字上的落差,更是精神上的塌方,而抗美援朝,正是对那段屈辱历史最有力的回应。   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20分,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偷偷炸毁柳条湖的铁路,随后诬陷中国军队“挑衅”,借口进攻北大营。   日军一共才1万多人,打头阵的甚至只有600人,而当时部署在东北的中国军队,足足有20万人。   沈阳周边就有六万精锐,加上亚洲当时最大的兵工厂,飞机、大炮、步枪样样齐全,按理说日军根本不够打。   可结果呢?不到12小时,沈阳就被攻陷,日军只伤亡24人,就轻松拿下了东北重镇,一周后,整个辽宁失守。   两个月后,东北三省12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沦陷,3000万同胞成了“伪满洲国”的亡国奴,这个溃败的速度,不是兵力差距造成的,而是“不准抵抗”的命令直接导致的。   东北军当时的军令是不开枪、不还手、放下武器。这不是军事策略,而是彻头彻尾的政治算计。   蒋介石和张学良把希望寄托在国际联盟的调停上,幻想外交能解决炮火,而实际情况是北平的张学良在看戏,军中高层不在指挥岗位,甚至有官员直接投敌。   像熙洽、荣臻这样的高官,后来干脆做了日本人的走狗。   这场失败不只是军事上的,更是精神上的,日本人不仅拿走了兵工厂,还洗劫了银行7000万元现金。   更惨的是东北百姓从此沦为二等公民,吃的是橡子面,穿的是“更生布”,生活在日军731部队的阴影下,甚至沦为活体实验的对象。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军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那个时候,中国刚立国,百废待兴,毛主席一句话定下基调,“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这个“保家”,不仅是守住国门,更是防止历史重演,不能再像九一八那样,看着敌人打进来,我们连枪都不敢开。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时,面对的是全球最强的美军,不但拥有陆海空三军,还掌握压倒性火力。   而志愿军只有24门高射炮,对抗的是1100架美军战机,但这一次我们没有退缩,凭着“钢少气多”的精神,志愿军硬是把美军从鸭绿江边打回了三八线。   美军阵亡3.3万人,联合国军总伤亡超过14万人,这场仗彻底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看法。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说抗美援朝让他第一次对中国人肃然起敬,西方舆论也不得不承认,中国不再是那个被随便欺负的“东亚病夫”。   金一南将军说,真正让中国“走进世界”的,不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而是1950年那一次跨过鸭绿江。   这两段历史,一头是耻辱,一头是尊严。九一八的“不抵抗”,和抗美援朝的“主动出击”,正好构成了鲜明对比。   一个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一个是靠自己扛起责任。这背后,不只是战略选择的不同,更是国家精神的转变。   金一南提出一个关键概念,国家利益不只有生存、发展、经济,还必须有“集体自尊”。抗美援朝之所以重要,不只是挡住了美军,更是让中国人挺直了腰杆。   这种尊严,不能用GDP衡量,也不能靠谈判换来,只能靠战争中的胜利来争取。   甚至连国民党战俘都被这场战争感动,这种超越党派的民族认同,才是国家的真正凝聚力,后来香港回归时,解放军能作为谈判底牌,也正是因为抗美援朝打出了威信。   今天回看这段历史,不是为了煽情,也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记住一件事,谁都不愿打仗,但如果不能打,就只能任人宰割。   九一八的教训是,“兵强未必胜,胆怯必败”;抗美援朝的胜利证明,“装备差不怕,怕的是心里先跪了”。   信息来源:   《那起“事变”,何以让中国人如此锥心泣血》——新华网

0 阅读:0
红日观全局

红日观全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