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的狱友刘建修:时隔59年回忆将军在狱中的场景,还忍不住泪流 1950年3

觅双用文史读古今 2025-11-15 20:14:04

吴石的狱友刘建修:时隔59年回忆将军在狱中的场景,还忍不住泪流 1950年3月,20出头的刘建修被国民党特务突然抓走,扔进了保密局“南所”的3号牢房。这间不足五平方米的小黑屋,最多时挤着10个人,霉味和汗味混在一起,让人喘不过气。他进来时,吴石已经在牢里住了半个月,这个沉默的中年人靠着墙坐着,身上的衣服沾满污渍,没人敢轻易搭话。 刘建修后来才知道,这个看着普通的狱友,竟是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我党潜伏在敌人心脏的“密使一号”。在此之前,吴石早已用职务之便,给大陆送去过台湾海防图、兵力部署等无数绝密情报,还促成了林遵舰队起义,为人民海军保住了宝贵力量。谁也没想到,这位深受蒋介石信任的高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选择站在人民这边。 监狱里的日子,是无休止的审讯和酷刑。刘建修无数次看着吴石被特务架出去,又被抬回来。有一次,吴石被折磨了一整夜,天亮时浑身是伤地被丢进牢房,左腿肿得比腰还粗,左眼皮因遭电击已经溃烂,后来彻底失明。他躺在冰冷的地板上,连呻吟都很微弱,刘建修想扶他,却被他轻轻推开。 “问心无愧,绝不低头。”这是吴石面对劝降时唯一的回答。特务们用尽手段,把电话线缠在他身上电击,用各种酷刑逼他招供地下党组织,可他始终一言不发。即便身体遭受重创,他还是会在清醒时和狱友们说几句话,提醒大家守住底线。刘建修记得,吴石的《中国文学史》封面上,有他自己写的名字,字迹端正有力,就像他的人一样,从未弯腰。 被关押的三个多月里,吴石写下了绝笔书,字里行间满是对家人的愧疚,却没一句后悔的话。他叮嘱子女要清廉做人,牵挂着与自己相守三十年的妻子,却从未因个人安危动摇信仰。1950年6月10日下午,吴石被押赴台北马场町刑场,临刑前他写下绝笔诗,从容赴死,时年57岁。 刘建修有幸活了下来,可狱中的那些日子,成了他一辈子忘不掉的记忆。2009年,已经80多岁的他接受采访,说起吴石被酷刑折磨的场景,老人当场泪流满面。他说,吴石将军用生命守住的,是国家统一的希望,是共产党人的气节。 后来,吴石的遗体在1994年归葬北京香山公墓,毛泽东主席称他为“虎穴忠魂”。那些他用生命传递的情报,早已化作解放事业的重要力量,他未竟的心愿,也在岁月中慢慢实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1

猜你喜欢

觅双用文史读古今

觅双用文史读古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