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历博牛逼的文物多,但也不是每件文物都敢说自己是镇馆之宝。而这件1970年出土的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完全可以双手叉腰说自己是陕历博镇馆之宝里的宝。它是第一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之一。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高18.5厘米,重549克。整体造型模仿了北方游牧民族使用的皮囊壶。为啥长这样?这充分体现了大唐的“国际范儿”,兼容并蓄,把胡风胡韵拿捏得死死的。这把壶身上的“舞马”可不是一匹普通的马,它正屈膝俯首,叼着一个酒杯,姿态恭顺,仿佛在说:“陛下,您随意,我干了!”这样的场景,不是艺术幻想,而是唐玄宗时期真实存在的“大型明星马团建活动”!根据《明皇杂录》等史料记载,每年八月五日玄宗生日(当时叫“千秋节”),老李都会在兴庆宫举行盛大派对。压轴节目就是:训练有素的“舞马”身披锦绣,佩戴金银珠玉,随着《倾杯乐》的节奏,昂首摆尾,起舞应节。曲终时,领头的舞马会跃上三层高的板床,大力士举起床板,舞马衔起地上金杯,为皇帝敬酒祝寿。所以,这把银壶,就是这场“天字第一号生日派对”的限定款纪念品!壶上舞马的瞬间,定格了大唐最奢华、最会玩的一刻。银壶的制作工业特别复杂,简单说就是一个银壶的诞生 = 锤揲塑形 + 錾刻雕花 + 鎏金炫富。是大唐国力、科技与审美三位一体的体现。唐朝人主要是喝低度的米酒或者黄酒,口感偏甜。味道应该跟现在陕西的酬酒差不多,但也有来自西域的葡萄酒,属于进口高端货。这把银壶的主人非富即贵,当时应该用银壶装葡萄酒多一些(个人猜测)总之这件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非常珍贵,是陕历博的明星文物,也是唐朝电视剧里的老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