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日本共同社11月16日下午报道:“高市内阁支持率升至69%。共同社15

沈言论世界 2025-11-17 13:36:19

最新消息:日本共同社11月16日下午报道:“高市内阁支持率升至69%。共同社15、16两日实施的全国电话舆论调查显示,高市内阁的支持率为69.9%。 较上次10月的调查上升5.5个百分点。不支持率为16.5%。由此看出日本社会整体在安全观念上的转向,已经越来越明显地向“右”倾斜。 如果说支持率的上涨是对内阁施政满意度的反馈,那这次调查中关于“台湾有事”是否构成集体自卫权事态的问题,就明显透露出日本民众的安全认知发生了变化。 将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赞成或者倾向于赞成,这说明不少人已经接受了“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判断逻辑。这可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战略思考的潜移默化。 日本宪法第九条明文规定放弃战争,但多年来,日本政府通过“安全保障法制”不断推动自卫队职能的扩大,现在又通过“存亡危机事态”的说法。 把可能发生在周边地区的冲突纳入日本的安全范畴。这种做法看似合乎逻辑,其实是在不断模糊和平宪法的界限。高市在国会上的表态,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与长期政策方向相一致的延伸。 更值得注意的是,另一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关于增加防卫费,有超过六成的人表示支持。这意味着不仅政治层面在右转,普遍民意也在为扩军备战提供合法性。 这种趋势和过去日本战后几十年“和平国家”的定位形成了鲜明对比。要知道,曾经的日本社会对军事扩张是极其敏感的,稍有风吹草动,民间就会有强烈反弹。但现在这种声音明显在减弱。 这并不只是日本内部的事,也不只是民调数字的变化。放在当前全球局势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在亚太地区局势趋于复杂的情况下,日本的这些变化显得格外敏感。 比如,美国今年在多个场合强调强化与“印太盟友”的防务合作,韩国也在频繁调整其对朝政策。而日本现在的动向,很明显是在主动呼应这种美国主导的“区域安全框架”。 并在其中扮演越来越积极的角色。从历史上看,日本对外军事扩张带来的后果不言而喻。虽然如今的日本远不具备当年那种能力,也没有那种野心。 但在政治氛围逐步右倾、军事预算不断提升、外交话语日益强硬的趋势下,难免让人产生历史重演的担忧。尤其是年轻一代在教育中接触到的战争记忆越来越少。 有些人甚至对“和平宪法”感到束缚,这种代际变迁也在悄然改变整个国家的战略文化。当然,也不能说日本社会的右转就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事。 早在2015年,安倍政府推动安保法案时,虽然街头抗议不断,但最终还是顺利通过。那时候的民意还比较分裂,但经过这些年的安全话题不断发酵。 尤其是媒体和政界不断强调“安全威胁”的存在,很多人开始慢慢接受更加主动的安全政策。高市这次的高支持率,某种程度上是这种长期话语塑造的结果。 而且,日本媒体在报道这些议题时,越来越倾向于用“现实主义”来包装政策转向。比如增加防卫费,不再是“军事化”的代名词,而是“为了应对真实威胁的必要手段”。 这类说法在疫情后、经济复苏乏力的当下,反而更容易被普通人接受。大家想的是“保命第一”,而不是“和平第一”。 不过,这种右转趋势也不是没有反对声音。这次民调中,仍然有超过四成的人表示不赞同“台湾有事”构成集体自卫权事态,超过三成的人反对增加防卫费。 这说明日本社会内部仍然存在对国家角色定位的争论,只不过声音正在被高度政治化、情绪化的安全话语所掩盖。 从中国的角度看,日本的这种变化值得高度关注,但也不能简单解读为“威胁”。关键在于冷静分析背后的政治逻辑,认清当前地区安全架构变化的实质。 并积极通过外交渠道表达立场,推动地区和平发展。毕竟,东亚地区的稳定不仅关系到中日关系,更关系到整个世界经济和安全格局。 从这次共同社的调查可以看出,日本社会的政治氛围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而这种变化,不只是支持率的数字游戏,而是涉及国家战略定位、社会认知转变、地区格局重塑的多重信号。 我们需要保持关注,也要有智慧地应对,以和平稳定为基调,为区域未来创造更多积极可能。

0 阅读:21

评论列表

骑田大绅

骑田大绅

1
2025-11-17 14:45

日本是个爱好核平的国家,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得让他们求锤得锤!

猜你喜欢

沈言论世界

沈言论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