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杠上了 荷兰经济圈最近炸了锅,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抛出了一番让整个行业都咋舌的狠话。他说荷兰政府托管安世半导体的做法“完全正确”,甚至宣称这对全球都是件好事,还放了句硬话:要是东方大国或者其他国家想碰先进半导体设备,就得做好跟西方国家脱钩的准备。 这话听着底气十足,可真把事儿扒开来看,满是站不住脚的矛盾。 这事儿得先捋明白一个常见误会:被荷兰盯上的不是大家熟知的ASML,而是中国闻泰科技全资拿下的安世半导体。 这家企业总部在荷兰奈梅亨,专做汽车和消费电子里用的分立器件芯片,2024年营收差不多有147亿元,占了闻泰科技总营收的六分之一。 今年9月30号那天,荷兰经济事务部突然下了道部长令,把安世在全球的30个主体资产、知识产权全给冻结了,有效期一年。 到了10月7号,荷兰企业法庭又跟着添了把火,把闻泰科技派过去的CEO张学政给停了职,还安插了一个有“一票否决权”的外籍董事,直接把安世99%的股份都托管了出去。 卡雷曼斯11月13号的采访就是为这事儿站台,说“再选一次还这么干”,结果这话刚出口就被中方狠狠怼了回去。 11月14号,商务部直接表态,说对这种“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言论极度失望,这话可不是随便说的。 荷兰拿出来当依据的是冷战时期订的《货物可用性法案》,这法案几十年都没启用过,就因为“有人去大臣办公室谈了谈”,就急急忙忙下了命令,法院还在极短时间内出了裁决,连基本的法律程序都没走周全。 要知道,安世是闻泰2019年就全资收购的企业,安安稳稳经营了好几年,突然就被扣上“威胁欧洲供应链安全”的帽子,本质上就是地缘政治在背后搅局。 最让人觉得讽刺的是,荷兰一边说“不针对特定国家”,一边却放任安世给中国企业断供。现在不少中国车企都面临芯片断供的风险,就因为安世拒绝提供晶圆,还发律师函阻止代工厂供货。 原本顺顺当当的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就因为荷兰这波操作彻底乱了套,卡雷曼斯反倒说这是“对全球好事”,这简直是颠倒黑白。 闻泰科技早就发了声明,说这是“基于地缘偏见的过度干预”,这话一点没说错。 荷兰《新鹿特丹商报》自己都爆了料,所谓“威胁安全”其实是炒作“可能向中国泄露技术”,可安世的芯片技术压根不算最先进的,真正值钱的是生产良率控制能力,这压根儿挨不着“安全威胁”的边儿。 卡雷曼斯那番“脱钩”的狠话,说白了就是给自己壮胆。荷兰心里比谁都门儿清,中国市场对他们半导体产业的分量有多沉。 单说ASML,2024年前三个季度,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占比就飙到了42%,一年单靠中国市场就能入账48亿欧元。真要是跟东方大国脱钩,最先扛不住的肯定是荷兰自己的企业。 更别提中国现在的技术进步多快,上海微电子研发的28纳米以上制程光刻机已经实现突破,良率从60%提到了85%,价格还比ASML的设备便宜三分之一,这么下去,荷兰设备的市场份额早晚保不住。 而且荷兰现在的做法本身就矛盾得很,一边跟着美国搞技术管制,一边又偷偷给对华出口开小口子。 从2025年1月开始,荷兰就不再公开ASML对华销售的细节了,中端设备的出口许可周期从几个月缩短到几周,说白了就是既怕美国盯着,又舍不得放弃中国的大订单。 ASML自己都在财报里坦言,要是丢了中国市场,2025年15%的增长目标根本没戏。 卡雷曼斯嘴上喊着“脱钩”,其实是想逼中方让步,可这算盘打得太精了——中国手里还有稀土这张王牌,像钨、锑这些造光刻机镜头的关键材料,只要调控一下出口,就能直接影响ASML的生产。 现在全球半导体行业都在看荷兰的笑话,彭博社和《南华早报》都发文警告,这事儿肯定会加剧中欧之间的紧张关系。 荷兰自己的营商环境也被折腾得一塌糊涂,连商务部都明说了,这种违背契约精神的做法,把荷兰政府的公信力伤得够呛。 虽然中方同意荷兰派人来华磋商,但也把话说死了:得来带建设性方案,别光耍嘴皮子。 卡雷曼斯这通狠话,更像是骑虎难下的硬撑。荷兰既想跟着美国的步调走,又舍不得中国市场的利益,最后才搞出这么一出“托管企业”的闹剧。 可半导体这行最讲究的就是全球协作,不是谁放几句狠话就能说了算的。 现在中国半导体自给率已经到60%了,专利申请量是ASML的两倍还多,真要是被逼到脱钩,最后吃亏的只会是那些搞技术封锁的国家。 荷兰要是真为“全球利益”着想,不如赶紧撤销那些荒唐的指令,别再用政治手段瞎搅和产业的事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