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朝诡事录之西行》看古代游侠精神

华舆 2024-08-20 11:40:22

近期,电视剧《唐朝诡事录之西行》热播,剧中的游侠形象充满了浪漫与传奇色彩,勾起人们的无限遐思。那么在古代,游侠的真实形象与精神风貌又是怎样的呢?

  ▲《唐朝诡事录之西行》剧照。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游侠这一群体便已出现。《史记·游侠列传》记载:“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可见,秦以前的游侠虽然存在,但他们的事迹大多被湮没,影响力并未得到充分展现,这也令《史记》作者司马迁感到遗憾。

到了汉代,游侠的影响力愈加显著。汉高祖刘邦早年便结交众多游侠,并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得到他们的鼎力相助。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游侠有着详尽描述,其中提到的著名游侠郭解不仅武艺高强,更以“侠义”著称,凡是贫弱之人皆可得到他的帮助。《史记·游侠列传》记载:“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其诺心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司马迁既肯定了游侠的义行和勇气,也批评了他们某些“以武犯禁”的行为。这也反映出以郭解为代表的古代游侠人格的多面性和行事的矛盾性。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游侠群体的活动更加频繁且广泛,游侠之风盛行。西晋左思所著《吴都赋》记载了上层阶级的仿侠风气:“任侠之靡,轻钞之客,缔交翩翩,槟从弈弈。出镊珠履;动以千百。里宴巷饮,飞筋举白。翘关扛鼎,拼射壶博。都阳暴谑,中洒而作。”这一时期,游侠风气不仅影响上层社会,也深刻植根于民间文化。晋末陶渊明在《咏荆轲》中写道:“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这几句诗表面描绘了荆轲的故事,实际蕴含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重义轻身的游侠精神。

隋唐时期,游侠精神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同。唐代诗人李白在《侠客行》中描绘了一位游侠的形象:“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游侠的行事果敢,也反映了他们张扬洒脱、鄙薄钱财的共性。唐代的游侠不仅活跃于民间,还深受上层贵族的重视,如“天策上将”李世民为巩固其势力,便多次招揽游侠之士。

宋代以后,游侠文化在民间逐渐发展壮大,成为武侠小说和戏曲的重要题材。《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便是这一时期游侠群体的典型代表,他们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成为底层百姓心目中英雄与正义的化身。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游侠逐渐从历史舞台淡出,然而游侠精神却在民间和文艺作品中继续流传。

综观历史,游侠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虽有所变迁,但其核心——重义轻身和知恩重诺却未曾改变。这种精神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更激励着后人勇敢面对困难,追求公平与正义。(完)(原标题:漫谈古代游侠)

(作者/闵卓,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武汉轻工大学在读研究生)

来源:齐鲁壹点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