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才能理解他人

鹰哥爱写文 2024-03-07 21:13:42

《底层逻辑》作者:刘润

​上一节我们介绍了,如何在工作中找到“玩”的心态,如何应对恶意竞争,以及如何理解人脉。

那么,在这一节中,我们来聊聊:如何理解他人的底层逻辑。

理解他人的“黄金三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层逻辑。就像我们描述一件事情,有个“黄金三问”叫: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what、why、how”。

事实上,“黄金三问”也可以作为我们理解他人的工具。比如,我们问一个人:“你的工作是做什么的?”对方想了想说:“我是做新产品研发的。”

如果我们再问:“你们研发是怎么干的”,对方可能回答:“我们主要通过市场反馈,按照客户需求设计新产品。”这两个很简单的问题,就回答了“是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我们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加一个“为什么”的问题,比如:“你们做产品研发,对公司来说主要有什么价值呢?”对方多半会开始解释,新产品对一家公司的重要性等等。

那么,通过这三个问题,就可以帮助我们在沟通时,很清晰地了解一个人以及他所从事的内容。

好,下面我们在黄金三问的基础上,把问题扩展一下,来思考一个更深入的问题,那就是:什么叫作“知行合一”?

之前网上非常流行一句叫:“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共鸣。我们把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我什么都知道,但我就是做不到”。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他们是不是“真知道”?

因为根据王阳明的解释,知和行是合一的,真知道就能做到,而做不到就是没有“真知道”。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们虽然听过很多道理”但是并没有真听懂、真知道。

那么,到底什么是“真的知道”呢?作者刘润老师给出的解释是,“真的知道”,就是你必须同时掌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黄金三问。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说“锻炼有益身体健康”,这个观点没人会反驳。可问题是,为什么大家“都懂”这个观点,却不去每天锻炼呢?这就是只知道“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

假设有一个人很懒,很少锻炼,结果在路上一不小心,摔了一跤,住进了医院。事后医生跟他说:“你平时运动太少了,导致身体缺少韧性,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结果这个人出院以后,马上开始天天锻炼。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因为受伤住院,就回答了他“为什么”的问题,让他真正意识到,锻炼可以让他保持健康,减少伤病。

还有的人,他们知道“是什么”,却不知道“怎么做”。人们常说努力就能成功。但是,应该怎么努力呢?锻炼有益健康,那自己应该做什么运动项目,每次锻炼多久,强度大小怎么设定呢?所以说,不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也是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因此,在刘润看来,你只有把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同时解决了,你才能做到“真知道”,做到知行合一。而在人际交往中这个道理同样适用,只有同时掌握“黄金三问”,才能真正理解他人的一言一行、所思所想。

如何在沟通中一针见血

好,说完了黄金三问,我们再来介绍一些沟通技巧。在这里,刘润重点介绍了两种,分别是打比方和营造边界感。

我们先说说应该如何打比方。这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表达技巧,很多人从小时候写作文就学到了,但是真正能洞悉本质,把打比方打得恰到好处,还是很有难度的。

比如青岛啤酒的前董事长金志国,就是一位打比方的高手。他跟学员讲小公司成长为大企业的三个阶段,巧用了几种不同的植物。

他说,创业初期,小公司就一株草本植物,生命力顽强,给点阳光就灿烂。公司依靠创始人,其他员工都是“助手”,只要做好执行就可以。等度过了创业期,公司就成了一个“灌木丛”,比草高大,枝繁叶茂。这时候公司就不能只依赖创始人了,而要靠团队。再到后面,公司就成了乔木,长成了参天大树。到了这个时候,公司既不靠创始人,也不靠团队,而是要靠一套复杂的生态系统。

沿着这个基本的架构,金志国会继续往下介绍:“成熟的企业就像一棵大树,树根就是系统结构,做基础保障;树干是战略,把养分输送给其他各部分;树冠是市场,树冠覆盖多广,市场规模就有多大;果实是产品,是公司的整体产出,等等”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让一个商学院的老师来讲企业的经营,很容易讲得冗长,让人听不懂、打瞌睡。但是让金志国这么一打比方,我们对企业治理的诸多概念就有了直观印象,感觉活灵活现,这就是很准确地描述了事物本质。

那么,怎样才能训练这种打比方的能力呢?在书中,作者刘润总结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理解复杂、陌生事物的本质,用简短的语言,几句话就能把事物讲清楚;

第二步是匹配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将类似的事物关联在一起;

第三步则是用熟悉的事物,来解释人们陌生的概念。

这么说或许有些抽象,我们不妨借助小米集团联合创始人,刘德先生对小米智能居家产品的经典论述,来进行理解。

我们都知道,小米有很多智能家居设备,比如电视剧、空调、扫地机器人,等等,这些设备都可以通过一个APP进行统一操作。那么在未来的家居场景,这个APP就成了一个巨大的入口,人们生活的很多需求,比如买菜、买衣服等,都可以通过这个APP实现。

像我们花了100多字,描述的小米智能家居布局,刘德用5个字就说明白了,那就是:“遥控器电商”。大家一听也很容易理解,就是生活上用到的东西,用一个遥控器一样的APP就能搞定。

这其中智能家居是一个很多人陌生的概念,但是刘德把握了其本质,那就是“电商”,也就是说,智能家居是为了方便用户进行生活采购。然后他再借助我们熟悉的概念,也就是遥控器,两者一结合,就把小米在只能家居的布局说得直观好懂。

当然,要打出这种比方,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总结出来的。说到底,还是要在本行业,在专业上有比较多的积累,才能洞若观火,把一些晦涩难懂的概念,用通俗的语言说清楚。

如何营造合适的边界感

说完打比方,我们再来说说如何营造边界感。在与人交往时,我们会发现,有的人总是很有分寸,不管在什么场合,说出的话都恰到好处,不会给人压力,但也不让人疏远,保持一个恰当的状态。但是也有的人,经常不分场合,口无遮拦,提出一些让人无法回答的问题或要求。比如:“你每个月赚多少钱啊?”“帮我做一件事呗!不帮就是不够朋友。”

还有的人,不经过我们的同意,就用我们的东西。被发现后,便随口说:“我们是同事嘛,用你一点东西有什么关系呢?”虽然我们知道,这些人多半没什么坏心思,但在相处的过程中,很容易给人带来不适的感觉。

这其中就涉及一个边界感的问题。在心理学上,把边界感叫作社交距离,也就是人与人相处时要把握的度量。它的本质是人们对自己所有权的认知。也就是说,两个人交往,哪些是属于我们自己范围的,哪些应该属于对方的,要跨过这个范围,就是超越了边界,需要征得对方的同意。

那么,这些边界往往在哪里呢?在职场中,边界主要存在于上下级之间。工作中的大部分决定,是由上级做出的,但也有一部分属于下级自己的权限范围。比如,现在有一个高速发展的大公司,已然是行业的标杆。老板意气风发,准备带着员工们大干一场。谁知有一天,一位对公司很重要的下属找到老板,坚决要辞职。

老板大惑不解问道:“我们公司现在发展这么好,为什么要辞职呢?你再到哪里去找这么好的机会呢?”下属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因为我太太,她更想到另一个城市生活。我虽然觉得公司很好,但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带她到另一个城市定居。”

老板马上皱着眉头说:“那你应该离婚,事业比家庭更重要,你留下来肯定前途无量。为了家庭而放弃这么好的前途,实在太可惜了。”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时候,老板就已经越界了,他没有意识到,离不离婚是下属的家庭问题,不属于他作为老板的权限范围。他如果真的想留住对方,应该从自己的权限范围内采取行动,比如,许诺下属更高的职务待遇,请他再多留下来干两年,甚至可以到下属所在的城市开分公司等等,而不是给出离婚的建议。

还有的下属,参加会议的时候,大家各抒己见,最后老板把桌子一拍说:“就这么干吧!”他却突然站起来说:“我不同意,我觉得应该采用另外一个方案。”这也是没有边界感的表现。因为对一家公司来说,决策权在老板手里,员工主要是建议权。在老板发表意见后,他就已经做了决定,那么员工就应该认真去执行,这就是边界感。

除此之外,还有同事的边界、朋友的边界、家人的边界等等,都需要我们在与人交往时注意。因为在边界感的背后,隐含的其实是一种尊重,而尊重就是相互交往理解的重要前提。

1 阅读:18

鹰哥爱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