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正面临执政以来最大危机。3月11日,前总统杜特尔特从香港返菲后遭逮捕,触发国内政治地震。最新民调显示,小马科斯支持率暴跌至20%,而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支持率飙升至60%,其子塞巴斯蒂安宣布参选总统更令马科斯家族腹背受敌。这场因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引发的政治海啸,正将菲律宾推向权力重构的临界点。
杜特尔特被捕事件揭开菲律宾两大政治家族决裂的序幕。作为曾为马科斯家族举办国葬的政治盟友,杜特尔特突遭清算引发民众强烈反弹。菲律宾大学民调中心数据显示,棉兰老岛地区对小马科斯的反对率高达78%,该地区正是杜特尔特家族的传统票仓。
塞巴斯蒂安·杜特尔特的参选宣言极具杀伤力。这位达沃市市长在竞选集会上质问:“当马科斯家族流亡时,是谁在菲律宾为他们保留尊严?”其社交媒体发起的#释放杜特尔特#话题,48小时内获得230万次转发,成为菲律宾选举史上传播最快的话题。
面对政治危机,美国防长赫格赛斯3月18日紧急访菲送上“救命方案”,在南海升级对抗中国。美菲宣布4月举行“肩并肩”联合军演,规模创纪录地达到1.7万人,并首次纳入日本自卫队。五角大楼更承诺向菲军提供价值3.2亿美元的AN/TPY-6雷达系统,强化对黄岩岛的监控能力。
但这剂“强心针”效果存疑。菲律宾社会研究院调查显示,63%民众反对军事挑衅中国,85%商界领袖担忧中菲经贸受损。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菲律宾对华水果出口额下降34%,香蕉种植协会警告“失去中国市场将导致20万人失业”。
中方反应迅速且多层次。南部战区于3月22日在南沙群岛部署歼-16D电子战机,对美菲军演实施电磁压制。更关键的是,中国商务部重启对菲镍矿进口审查,该国对华出口的90万吨镍矿滞留港口。菲律宾作为全球第二大镍生产国,25%外汇收入依赖该矿产出口。
外交层面,中国-东盟特别外长会提前至4月2日举行,菲律宾试图推动的“南海行为准则”单方面草案遭多国反对。印尼外长蕾特诺明确表示:“不应让双边争议绑架区域合作。”
小马科斯的困境折射出代理人政治的致命缺陷。其批准美军新增4处军事基地后,棉兰老岛爆发万人抗议,当地穆斯林武装组织甚至威胁重启独立运动。更严峻的是,曾被马科斯镇压的“新人民军”游击队,在乡村地区的支持率悄然回升至17%。
国际刑事法院的介入使局势复杂化。尽管菲律宾2019年退出《罗马规约》,但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通过决议要求配合调查。欧盟已冻结对菲2.3亿欧元援助,德国西门子暂停马尼拉地铁项目,多重压力下比索汇率跌至历史新低。
这场政治风暴的结局或将重塑东南亚格局。当小马科斯在美军航母甲板上挥舞“中国威胁论”时,菲律宾民众更关心的是超市里上涨了47%的米价。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试图借助外部势力维系权力的统治者,往往成为大国博弈中最先倒塌的骨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