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是中国突破半导体芯片“卡脖子”的关键吗?

全产业 2024-08-21 01:09:06
在聊RISC-V之前,先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指令集? 要想了解CPU,那不可避免的要了解指令集。上文中提到的X86、Arm,都是指的芯片的指令集架构。指令集构成了CPU的核心功能,它是一组用于进行计算和操控计算机系统的指令集合。每当新型CPU被设计出来,都会确立一套与其硬件电路协同工作的指令体系。 指令集的先进程度直接影响到CPU的性能表现,它是评估CPU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简单来说,指令集是软件和硬件之间的接口,打个比方的话,指令集就是软件与硬件之间沟通的"翻译官",是芯片产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部分。 从CPU被发明出来至今,有非常多种架构,从我们熟悉的X86、ARM,到不太熟悉的RISC-V,MIPS、IA64,它们之间的差距都非常大。但是,如果我们粗略将它们分一下类,它们大致可以被分为两种:即所谓的“复杂指令集”与“精简指令集”系统,也就是经常看到的“CISC”与“RISC”。 这些玲琅满目,多如繁星的指令集有什么不同呢?不同的指令集决定着CPU的处理方式。在指令集的视角下,提升CPU性能主要有两种策略: 一是:减少执行程序所需的指令总数,以此提高处理效率; 二是:缩短执行每条指令所需的时间周期,从而加快处理速度。 CISC指令集着重于减少程序所需的指令数量,而RISC指令集则专注于缩短每条指令的执行周期。目前,CISC指令集因其复杂性而提供了广泛的指令,这有助于减轻程序员的编程负担。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这种复杂性被发现可能会影响处理器的性能和效率。 鉴于此,RISC指令集随之诞生,它采用了更简洁且高效的设计哲学,通过精简指令集来增强处理器的性能和能源效率,在21世纪以来的众多新兴技术领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如果各位读者看得云里雾里,那么通俗来讲,精简指令集需要定义每一个精细的动作,就比如开车,如果用精简指令集就需要定义从走路、走到车旁、开车门、上车、启动车辆等等一系列的分解动作;而到了复杂指令集这边,只需要下达一个“开车”的指令即可。 那么这时候有读者也会问,复杂指令集这么方便,为什么不直接用复杂指令集完全替代精简指令集呢? 因为有时,人们仅仅需要执行“走路”这一单一操作。如果使用复杂指令集,可能并不存在直接对应的指令,这就意味着需要执行一系列的动作来完成这个任务。这种情况导致在特定应用领域,复杂指令集的CPU在性能和能效方面可能不如预期。 而且更进一步来说,不同指令集的指令并不是通用的,即便是属于同一类别的指令集,不同厂商的指令实现也可能有所差异。比如,英特尔可能用“111”编码来代表“跑步”的指令,而AMD则可能用同样的“111”编码来代表“走路”的指令。这种差异导致CPU和指令集的不同,进而影响了相关产业生态的发展。 不仅如此,X86被英特尔和AMD封闭使用、ARM要收取高昂的授权费用。就在这个大背景下,RISC-V应运而生。 20世纪80年代初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David Patterson和斯坦福大学的John L. Hennessy等学者开始着手简化传统的CISC架构,这一努力催生了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的诞生,从而开启了信息技术史上CISC与RISC之间的激烈竞争。 1980年,在David Patterson教授的领导下,伯克利RISC项目设计出了第一代RISC处理器——RISC-I,这成为了现代RISC架构的基石。 接着,Patterson教授在1983年推出了RISC-II原型架构,1984年发布了RISC-III架构,并在1988年推出了RISC-IV架构。 在这一过程中,RISC的设计理念激发了一系列新架构的诞生,包括MIPS、IBM的PowerPC以及如今主导嵌入式市场的ARM架构。 初步了解了RISC-V那么,现在让我们尝试回答一下文章标题的问题“RISC-V”能否突破“卡脖子”?这就要提到RISC-V自身的一些独特特点了。 首先,RISC-V是完全开源的,开源代表着自由、无成本和可控制性。在使用RISC-V指令集的情况下,RISC-V基金会并不要求支付高昂的授权费用。开源项目通常采用宽松的BSD许可证,允许企业自由且免费地使用这些技术,同时也支持企业在不公开分享的情况下添加自己的指令集,从而实现产品的差异化。此外,使用开源指令集的我国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就不必担心会面临像X86或ARM芯片架构那样的制裁风险。 其次,RISC-V架构在芯片设计领域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它得益于计算机架构长期的发展与沉淀,能够避免早期架构设计中遇到的诸多挑战,也就是说RISC-V架构没有任何的“历史包袱”。RISC-V的设计哲学追求简洁性和高效性,这与传统的X86和ARM架构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指令数量上,RISC-V采取了极简主义,其基础指令集仅包含百余条指令,相较于X86和ARM的数千条指令,大大简化了设计复杂性。这种简洁的设计不仅有助于提高CPU的执行效率,而且在芯片制造过程中,减少了潜在的设计错误,这对于降低高昂的流片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另外,RISC-V架构不受历史兼容性的限制,使得它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新技术的发展,为创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这种设计理念和技术路线的选择,使得RISC-V在竞争激烈的芯片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最后,RISC-V还拥有模块化的设计,它试图通过一套统一的架构满足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特定需求,自由搭配多种模块,以打造个性化的设备配置。例如,在处理小面积且对功耗有严格要求的嵌入式环境时,可以选择采用RV32IC指令集的配置,并且只启用Machine Mode(机器模式)。而对于需要高性能支持的应用操作系统环境,则可以选用包含RV32IMFDC指令集的配置,同时运用Machine Mode(机器模式)和User Mode(用户模式)这两种操作模式。 以上这是RISC-V的优点,同时也是目前业内看好RISC-V的原因。 无论是x86也好、Arm也好、RISC-V也好,如果各位读者注意阅读,就会发现,这些指令集,更像是一种“说明书”,而非“图纸”。RISC-V只提供了一种规则之下的“定义”,美国确实可以通过政治或法律的手段限制“图纸”(对应的是IP核)向中国流通,但是如果想要禁用“说明书”(RISC-V)那可以绕开的方式就太多了。 那么退一步来说,假如RISC-V基金会在瑞士受到美国的强制管制和站边,真的直接对华限制,那么迎来的将是RISC-V本身的瓦解,因为就目前而言国内企业几乎占掉一半基金会的会员份额,这是一种“杀敌800,自损1000”赔本买卖。 这就是RISC-V对于我国来说最大的好处,不受任何企业的控制,因此不需要授权,“人人”都能使用,而这种开放标准的方式,能够更快推动芯片行业的发展,并且“人人”受益。但说到底,RISC-V只是一个“说明书”能用这个说明书造出怎样的芯片,就完全依赖我国芯片从业者的努力了。 盲目认为只靠RISC-V就能让我国突破美国的“卡脖子”完全是不现实的,但是RISC-V确实可以撬动“卡脖子”的几只手指。 如今,国内阿里巴巴、华为、紫光展锐、中兴通讯、赛昉科技、中科院等企业纷纷入局RISC-V,发展迅猛,逐渐呈后来居上的态势。但笔者同时也注意到,这带来了碎片化的问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行业内急需需要建立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不同模块和配置之间的兼容性,这种各自为战的现状严重影响了RISC-V的普及。未来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可以促进技术生态的健康发展,避免出现多个互不兼容的分支,从而保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因此,对于开源项目,不仅需要开放,还需要有效的管理和协调,以确保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广泛应用。
0 阅读:39
评论列表
  • 2024-09-07 17:12

    说那么多,就问一句:美国要求不授权给中国,他们敢授权吗???

全产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