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史特金定律"90%无用“。无用之用,用在无用。太多的功利会遮蔽我们的心灵,磨损生命本该拥有的样子。
能看出来,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感受到这一定律的客观存在。感受一下90%的图书、影视剧或者短视频都是博人眼球的文化垃圾,只有10%才可能成为经典。周围的我们听的讲座、参加的会议其实90%都是无用的。再功利一点,我们所认识的人,所结交的朋友,可能也只是在10%的时间里彼此是默契的。
古人诚不欺我,否则就不会有下面的名句流传“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注意力如果沉浸于人生90%的垃圾不幸之中,岂不浪费了大好的时光!
首先我们对事要包容,忽略90%的垃圾,吸收10%的精华,试着对象模型这个世界90%的情可能都是混乱的、不公平的、无聊的和没有意义的。
批评实在是太容易了,轻易就可以抓住这无所不在的90%的垃圾。如果把注意力投注到这90%的阴暗面上,那我们的人生是否也注定会是灰暗的呢?心理学家说人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一点,为什么要执着于和垃圾较劲呢?理所当然再没有价值的事,恐怕也有10%的精华。有限的注意力是否应从那90%的垃圾中快速移开,用心找寻其余10%的闪光点,让它充实自己的大脑,净化自己的灵魂呢?自我疗伤治愈,有些事情我们不得不做,有些人我们不得不见,那么就应尽力消除自己消极的刻板印象,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忽略90%我们认定是垃圾的部分,把注意力放在寻找余下10%能让我们有所收获和感到快乐的东西。
其次是心平气和,要会选择、珍惜!假如生活是繁星点缀的无穷黑夜,悲观的人只能看到的是那90%的广阔的黑暗,而乐观的人看到却是黑暗映衬下的10%的闪亮的星星。我们所认识的人90%对我们都是无用的,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只把注意力放在另外10%的人身上呢?可惜,并不知道那10%的人是谁,否则就没有“日久见人心”的古训了。要平和,要微笑,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不了解的人。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喜欢你的微笑,谁是能够给你带来好运的那10%。对我们有所了解的人,我们应该遵从心理家的建议:成人的关系,只有筛选,没有改变。筛选是价值的彼此评估,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社会是阶层圈子,同阶层的异质弱连接最有利于自己社会资本的累积。比如一个医生和一个工程师交往就一定是有价值的,因为很容易就可以实现信息的互补。有共同价值观的人在一起,虽然未必可以提升自己的社会资本,但至少有共同语言。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有缘长相处的人,恐怕也逃不出定律,即90%的时候是不合拍的,但总有那难以忘怀的10%的美好时光。珍惜跳过无数个90%而和你在一起的人,珍惜你们之间最美好的那10%。
最后要无情绪。高手无视90%的垃圾情绪,全力拥抱10%的快乐!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困扰我们的并非事情本身,而是由我们的看法、感受和期待所引发的精神负担。
当我们被生活中90%的垃圾情绪所包围的时候,最好的策略就是无视。人自有一套完善的情绪免疫系统和接受残酷现实的能力,任何糟糕的情绪只要不去强化它,不去注意它,不去和别人讨论它,它会随着时间自然递减,很快就会消失。不管发生什么事,首先要忽略自己的感受,而是将注意力放在问题的分析上,能解决就解决,不能解决就接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菜根谭》曰: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这给我们无法拥有不动之心的普通人提供了一个具体的修行方法。
人生实苦,幸好还有10%的欢乐可以赐予我们。无视那让我们烦恼的90%的无用的感受吧!世上哪有什么无用的东西?只要你有宽广胸襟,足够的耐心,和低调的态度,无用终能变为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