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战争爆发,那些“空置的工厂”就是“第一批兵工厂”。不要谈论“经济不景气”——

看懂战事的普通人 2025-11-18 05:22:21

一旦战争爆发,那些“空置的工厂”就是“第一批兵工厂”。不要谈论“经济不景气”——“战时管制”启动的瞬间,所有“佛像”订单都会被“弹药”订单覆盖。老板们不是“求”消耗,而是“必须”交付。 但这套“钢铁洪流”的战时经济学,打的是“上一次”的战争。真正让对手“防空系统”的“成本计算”彻底崩溃的,不是一天十万枚的“远火”,而是用“摩托车发动机”造出来的“廉价无人机”。 现代战争打的不是“产量”,而是“成本交换比”。这才是大国博弈的“战损”核心。用一个造价五万人民币的“飞行摩托”,去兑换一枚造价三百万美元的“爱国者”或“紫苑”防空导弹。这种“战术耗血”的打法,唐山钢铁的产能再高也无法实现。 这种“非对称”的“经济绞杀”画面感极强。前线的防空雷达上,是成百上千个“廉价”的光点。打,还是不打?开火,就意味着“战术破产”——你的防空系统在“经济”上被彻底摧毁。不开火,你的“佛像”——那些高价值的“军工厂”和“指挥节点”——就会被这些“摩托车”端掉。 那个“军工厂造佛像”的传闻,才是真正的“王炸”。它揭示的不是“产能过剩”,而是“军转民”的“技术储备”与“民转军”的“恐怖动员力”。这种“平战转换”的能力,让中国可以在48小时内,把“玩具”工厂切换为“武器”工厂,用“成本”淹死对手。 战局的终点,不是看谁的“钢铁”多,而是看谁的“成本交换”更“残忍”。 你怎么看这种“成本绞杀”战术? 我的分析,只提供干货!喜欢我作品的朋友可以点赞关注支持一下,第一时间推送最新作品,主页有更多精彩内容,点我头像随时查看,感谢大家的喜欢!

0 阅读:246

评论列表

学无止境

学无止境

2
2025-11-18 19:54

首先都是争夺制空权制海权,这二者是高技术军工

看懂战事的普通人

看懂战事的普通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