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航空自卫队第 29 任参谋长田母神俊雄表示,中国政府呼吁中国公民避免前往日本,担心在日中国公民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这一呼吁非常值得欢迎,真正困扰日本的是过多的在日华人,日本应该努力建设一个不依赖于中国客户的国家,这将有助于日本走向更加的和平。 田母神俊雄最近又放出 “金句”,称中国政府建议中国公民少去日本,这事他拍手叫好,还说日本被华人困扰,最好自力更生,别再靠中国客源。 这番话一出来,直接把中日关系的敏感神经给拨动了。田母神一贯的极右翼调门,外界早已习惯,但他这次把中国游客、在日华人和日本经济搅在一起,真实心态藏都藏不住。 问题来了,日本真能轻松和中国 “说拜拜”?现实往往比嘴上功夫要骨感得多。 回过头来看日本旅游业的账本,中国游客其实才是撑起日本服务业半边天的主力军。 根据日本观光厅的最新统计,今年 1 到 9 月,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就有 748 万人次,占到总外国游客的近四分之一。这些人出手阔绰,光是消费就砸下了 1.6443 万亿日元,占外国游客总消费额的三成。 说得通俗点,差不多每三个外国游客里就有一个花钱最多的是中国人,人均花费更是韩国人的两倍多,美国人的 1.7 倍。 东京大阪的百货公司、京都的民宿老板,甚至机场的免税店,没了中国客源,真得头大。像大阪关西机场的免税店,中文导购成了标配;京都不少民宿基本靠中国游客撑场。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的分析,每减少 100 万中国游客,就可能有 2 万多日本人饭碗不保。有人说日本该自力更生,问题是,如果真没了中国游客,日本服务业怕是要 “断炊”。 嘴上说着不靠中国,但现实却很骨感。日本这些年对中国游客的依赖,早就和经济大盘绑在一起。什么免税店、药妆店、服装店、便利店,哪个不盼着中国人刷卡买单? 从大城市到小地方,六十万左右的就业岗位直接挂钩中国游客,别说田母神,恐怕连政府都不敢真拍胸脯说不要中国生意。这样一对比,田母神的 “摆脱中国客户” 就显得有点自嗨了。 再说田母神渲染的 “安全担忧”,这事并不是空穴来风。最近日本社会上对中国公民的歧视现象确实多了起来。 大阪有家烧鸟店直接贴告示不接待中国人,照片还被媒体爆出来;东京新宿那家意大利餐厅,也曾公开拒绝中韩顾客。 更让人心里不舒服的是,京都街头中国游客被刺伤的案子,嫌犯到现在还在逃。中国驻日本使馆已经发公告提醒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日本有些地方甚至动过歪脑筋,比如姬路市讨论过门票区别定价,这种系统性排外的苗头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中国人花钱还受气,这口气谁都咽不下。 田母神说希望中国人别来日本,某种意义上倒是和中国政府的安全提醒不谋而合。不过,真要是中国游客和在日华人都走了,日本社会恐怕才会发现,原来离不开的不是人,而是背后的消费和活力。 经济这头,日本想脱钩中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2023 年,日本跟着美国搞起半导体出口管制,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管制实施前,日本半导体设备对华出口占比接近 40%,2023 年第三季度整体半导体设备出口环比下降 15%,对华光刻机出口在 2024 年同比锐减 26.7%,尼康 2024 年半导体业务亏损超百亿日元。 管制之前,日本卖到中国的半导体设备能占到对华出口的重要份额,断了这条大客户,企业日子立马难过起来。 中国这边也没闲着,上海微电子作为国产光刻机龙头,目前主力产品为 90nm 及以下制程光刻机,28 纳米光刻机仍处于研发测试阶段,通过持续自主研发不断撬动技术壁垒。 如今日本高估了自己手里的技术牌,没想到市场变化比想象中快得多。 田母神这番 “摆脱中国” 的表态,本质上是政治情绪和经济现实的碰撞。日本有一部分极右翼势力,心里老想着甩开中国,嘴上说得漂亮,可真要算账,经济链条和社会运行根本离不开中国。 嘴上排华,实际却 “经济依华”,这种矛盾其实只会加剧日本社会的撕裂。人心和市场都讲究平等和尊重,区域合作不是零和游戏,谁要是老想着单边得利、踩着对方上位,最后吃亏的往往是自己。 中国这些年消费力和产业升级都摆在那,选择权比以往更多。田母神的言论像极了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看似要摆脱中国,实际上却暴露了日本社会和经济的深层焦虑。 现实已经很清楚:想要和平、繁荣,靠关门是走不远的。区域合作得看得长远,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