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飞行员王光复在成功炸毁日军军列后,正准备返航,途中路过日军机场时,意外发现几架敌机正在降落,他果断出击,一举击落了“三架半”! 那会儿王光复驾驶的是P-40战斗机,隶属于中美混合航空团,刚完成炸毁河南境内日军军列的任务,机翼下的炸弹已经投空,机炮弹药也用了大半。返航途中,他正揉着因长时间飞行发酸的眼睛,耳机里还响着地面塔台催促归队的声音——毕竟单机深入敌境,燃油和弹药都不充裕,多待一秒就多一分危险。 谁能想到,就在视线扫过下方日军机场的瞬间,王光复的瞳孔猛地收缩!三架日军战机正低空盘旋准备降落,机翼上的太阳旗在阳光下刺得人眼睛生疼,机场跑道上还停着一架正在加油的敌机,机组人员正慌慌张张地忙碌着。 “狗娘养的,送上门来的买卖!” 王光复咬了咬牙,猛地推杆俯冲,耳机里塔台的催促声被他直接关掉。此时的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日军在华北战场烧杀抢掠,多少同胞死于敌机轰炸,今天就算拼光弹药和燃油,也要给这群侵略者点颜色看看! P-40战机的引擎发出怒吼,像一道黑色闪电扑向日军机场。第一架敌机刚接触跑道,还没来得及减速,就被王光复的机炮精准命中机身,瞬间冒出滚滚浓烟,紧接着发生剧烈爆炸,碎片飞溅到半空。 机场上的日军彻底乱了套,高射炮胡乱射击,却根本跟不上P-40的灵活走位。王光复拉动机杆,战机一个漂亮的爬升,紧接着转向第二架敌机,此时他的机炮弹药已经所剩无几,只能瞄准敌机的发动机要害部位,一发发点射。 第二架敌机的机翼被打断,失控地冲向机场边缘的草丛,燃起熊熊大火。就在他准备攻击第三架敌机时,机身突然剧烈晃动——最后几发弹药打光了!可王光复没有退缩,他驾驶着战机直接冲向敌机,用机翼狠狠剐蹭对方的尾翼。 日军飞行员吓得魂飞魄散,战机失去平衡,一头栽进跑道旁的壕沟。而那架正在加油的敌机,被爆炸的冲击波掀翻,油箱破裂漏油,虽没直接被击落,却也彻底报废,这就是后来被传为佳话的“半架”战果。 此时机舱里的油表指针已经快触底,战机的机翼也在剐蹭中受损,王光复不敢恋战,立刻拉升高度,朝着我方阵地返航。一路上,战机好几次因为燃油不足出现抖动,他紧握着操纵杆,额头上的汗水浸湿了飞行服,脑海里却不断回放着敌机爆炸的画面。 当他驾驶着伤痕累累的P-40降落在我方机场时,地勤人员都惊呆了:战机机翼布满弹孔,燃油几乎耗尽,而王光复的脸上却带着疲惫又骄傲的笑容。后来有人问他,当时明知弹药和燃油不足,为什么还要冒险出击? 他摸了摸战机的机身,眼神坚定:“身为中国空军,看到侵略者的战机就不能退!多击落一架,前线的同胞就少一分危险,就算粉身碎骨也值得!” 这句话,至今读来仍让人热血沸腾。 要知道,1944年的中国空军,无论是装备还是数量,都远逊于日军。王光复和他的战友们,就是靠着这种“以命相搏”的勇气,在蓝天之上筑起一道防线。他们单机深入敌境,迎着炮火冲锋,用青春和热血诠释着“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誓言。 王光复的“三架半”战果,不是运气使然,而是无数次实战磨砺出的精准判断,是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更是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胆忠心。在那个山河破碎的年代,正是这样一群无畏的空战英雄,用一次次生死出击,为民族抗战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