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 年,抚顺战犯管理所,大汉奸张景惠看到了自己的儿子,他一愣,因为他的儿子竟是管理人员,这一刻,他瞬间明白了什么! 张景惠盯着眼前的人,越看越眼熟,那张脸和自己年轻时有七分像,可身上的灰布制服,胸前的 “管教员” 徽章,都透着一股威严,不是他印象里那个跟在身后要糖吃的小崽子。他张了张嘴,喉咙发紧,半天没挤出一个字。倒是对方先开了口,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张景惠,从今天起,我负责你的改造教育,按规定,你得叫我李同志。” 李同志这三个字像巴掌,狠狠抽在张景惠脸上。他才反应过来,儿子跟着亡妻改了姓,当年他为了攀附日本人,抛妻弃子,带着小妾去了长春当伪满总理,哪管过妻儿死活。如今这儿子长大了,竟成了管他的人,这不是报应是什么? 接下来的日子,李同志对他没有半分私情。其他战犯犯错,或许还会酌情从轻,到了张景惠这儿,规矩就是规矩。早上出操,他腿脚不利索想偷懒,李同志直接走过来:“要么跟上队伍,要么在原地罚站到收操,自己选。” 他想找机会单独说话,李同志总能提前察觉,冷冷一句 “有话在集体学习时说”,堵得他哑口无言。 同屋的战犯私下议论,说李同志是故意针对他,张景惠却心里清楚,儿子是在替那些被他害过的人讨公道。当年他帮日本人征粮,害得多少百姓流离失所;他签字批准的抓捕令,多少爱国志士死在狱中。这些事,他夜里闭眼就梦见,如今儿子就在眼前,像一面镜子,照得他无处遁形。 三个月后的一天,管理所组织战犯参观罪证展览。走到一面墙前,张景惠停住了,墙上挂着一张老照片,照片里是个穿着破棉袄的女人,抱着个瘦得只剩骨头的孩子,背景是被烧毁的村庄。那是他的亡妻和年幼的儿子,这张照片是当年记者拍下的难民写照,没想到会挂在这里。 李同志站在他身后,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千钧重量:“这张照片拍于 1938 年,你当时在长春忙着给日本人祝寿,而我母亲带着我,差点饿死在逃亡路上。要不是八路军救了我们,你今天根本见不到我。” 张景惠身子一晃,差点摔倒。他转头看着儿子,第一次在那张冰冷的脸上看到了情绪,是深不见底的恨。他想跪下求饶,却被李同志一把扶住:“我不是来让你求饶的,我是来让你赎罪的。” 那天晚上,张景惠一夜没睡,他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伪满时期的秘密,包括日本人隐藏的军火库位置、未被清算的汉奸名单,全都写了下来。他想,就算儿子不原谅他,能为国家做点事,也算赎一点罪。 交材料那天,他没见到李同志,接待他的是所长。所长看完材料,叹了口气:“李同志已经调走了,他走之前给你留了句话。” 张景惠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以为儿子连最后一面都不愿见。 所长慢慢说道:“李同志说,他母亲临终前告诉过他,不管你犯了多大的错,终究是生父。他来这儿,不是为了报复,是为了让你明白,国家和民族,比什么都重要。现在你做到了,他也就放心了。另外,他让我转告你,他改回姓张了。” 张景惠愣在原地,眼泪突然就掉了下来。他一直以为儿子恨他入骨,却没想到,这份看似冷酷的管教里,藏着的是母亲的遗愿,是儿子对他最后的期盼。窗外的阳光照进来,落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这一刻,他才真正明白,什么是家国,什么是救赎。
1956年,抚顺战犯管理所,大汉奸张景惠看到了自己的儿子,他一愣,因为他的儿子
非凡历史
2025-11-20 05:37:44
0
阅读:78
论语
不回避的?